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风华录 > 第141章 故人踏雪,提灯来

第141章 故人踏雪,提灯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人相斗那么多年,早已了解对方的性格。

一时间,齐珩想到那个死在他面前的人。

平生最讨厌背叛,于是慕容熙文跪在那里时。他只垂眸将刀扔在那人的面前。

“自尽吧。”

那时,齐珩这么说道。

那人听到这三个字时在想什么,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那人笑了一声,果断地拿刀抹向自己的脖颈。

血染红地面,喷溅在齐珩的衣袍上,似是决心想在那上面留下痕迹一般。

旁边的那人抬脚向前走去,而齐珩立在原地没有动作。

“你知道的,我这人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望向那人的背影说道。

谢京墨依旧向前走去,连回头都未曾,“随你便。”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不知不觉已经改变,他曾记得以前的谢京墨也如他一般是个偏激且利己的人。

齐珩了解自己,也了解谢京墨。

从前谢京墨教导太子时,并不是想要助齐叶登上皇位。而是他自始至终想要的都是那个位置。

二皇子想到这时,笑出声来。

摇摇头,打算离开此地。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误解二皇子的做法。而唯一没有误解他的人,竟然是他一直以来的宿敌。

谢京墨曾经对旁人说过,“如果齐岁尘的行事不偏激,那么皇位非他莫属。”

南明八十一年秋。

十天又十天,谢京墨依旧在等那个人回来。

可依旧是一无所获。

事情都已落幕,齐叶登上皇位,莫卿和宋桃夭依旧在辅佐他。

当初魏知易所修改的律法已经正式施行。

可是……你在哪?谢京墨在心中问道。

你院中银杏已经落下黄叶,于风中盼你回家。

南明八十一年冬。

年号依旧沿用从前。

明君治国,有文武两官相伴左右。

宋桃夭就是那文武两官中的文官。

于是,谢京墨将大理寺的事情全都丢给了她。

百幺来过一次谢府,他将当初在俞城收养的猫给了谢京墨。

美其名曰,睹物思人。

不知不觉间,一年就那么过去。

可他还没有等到自己在等的人。

南江有许多人都在祭奠魏知易。万家灯火常明,烟火迷人双眼。

南明八十二年,这是谢京墨等魏知易的第三年。

庭院中的海棠争相开放,松子山上的桃花也开了许多。

听说元宵时的孔明灯,大多都是为那人所放,但谢京墨没有去看,只是坐在长阶上,望向那院中已经不再落下的霜雪。

时间那么久都没有音讯,很多人都已经放弃。

可谢京墨还是觉得那人没有死。

他一定在这世间的某一处。

魏晚竹回来的真晚,没看到举国上下为他点燃的天灯。

南明八十二年,夏。

他在茶馆中听见那说书人在说他们这群人的事情。

那人说到江程安英勇善战,说到谢京墨雄才大略,也说到魏知易料事如神。

那说书人说了很多东西,也许是因为风华录的传播,一一听去说的都是他们这一代人。

没想到,他们这群人的经历最终也成为了别人口口相传的故事

南明八十二年秋,夏季过去的时候,谢京墨没有什么感触。

“你还在等他吗?”宋桃夭在街上与谢京墨谈话时,如此问道。

如今她在朝中的声望越来越高。有人说她是南江第一女官,但宋桃夭听到这话后,却总是反驳。

她说,如果真想给她安个名头,那就请说她是南江的第一文官。

“嗯。”

谢京墨转头望向宋桃夭,片刻后,垂下双眸,说道:“他总会回来的。”

所有人都对此抱有怀疑,而他却如此盲目相信。

南江八十二年,冬。

这一年,天降大雪,霜色将世间的一切都化作纯白。

万家灯火不熄,朦胧中,有一人提灯而来,那是片片洁白中唯一的暖色。

似是风一吹,便可把灯中的烛火熄灭。

谢京墨停住脚步,他抬眸望向从远处而来的人,嘴角忽然浮现笑容。

浅蓝色的发带飘扬在空中,那人的衣衫与雪融为一色。

谢京墨的手腕上也系着一根发带,那是从前魏知易所交给他的。

天气明明正是最为寒冷的时候,手腕处却像是被烛火灼烧一般炽热。

“我回来了。”魏知易眉眼微弯,望向谢京墨的脸庞,不愿移开视线。

谢京墨看着那熟悉的面容。那人的脸色比之前憔悴许多,若是再白一些,怕是会和这霜雪融为一色。

三年的时间太过漫长,可等到那人真正站在这里之后。那些所谓的漫长似乎都缩为了一瞬。

“等你很久了。”谢京墨缓慢地开口。

浅浅淡淡的语气中所蕴藏的情感是汪洋大海。

那是名为思念的情绪。

那是名为爱恋的情绪。

世间所有的嘈杂声都不如心中跳动的声音震耳。

万家灯火中,风雪故人归。

他自万家灯火中而来,来时带着一身霜雪。

烟火气弥漫在人间各处,冬日的寒冷似乎在那微弱的火烛中消散。

日子还长,他们还有很长时间去看一看那来之不易的盛世。

愿盛世长留,不负英雄志。

——全文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