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细雨朦胧,略有烟雾,水自壶中流出,杯中水清,魏知易手指一弹,茶水便荡起一圈圈涟漪。
“阿娇掌柜这话说的,若走水的不是对面妙音阁,您也不会去救那火。”
阿娇擦着手,没有回答。
乐阁周围的人在因这场雨而狂欢,这场及时雨成功浇灭了这满天大火。
所以是什么着起来的?不知道,没有人知道。
魏知易静静地看着那雨幕,手中杯盏渐渐放下。江程安本来在看乐阁前面的人,却被一团黑影遮住了视线,原是阿娇拿沾水的布擦着他的脸。
一串脚步声由远到近,阿娇停下了动作,她抬眼望去,身边的江程安也终于从她的手中逃脱出来。
是官兵。
妙音阁满是被火灼烧的痕迹,黑色布满了妙音阁的墙壁,火刚灭,烟尚在,雨也尚在。
雨水自半空落下,一群官兵将妙音阁团团围住。刚从乐阁中逃出来的人,还未从死亡的恐惧中回过神,便被告知。不许离开。
人群瞬间骚乱,害怕的情绪弥漫在每个人的心中散开,有几个胆大的走上前来。为首的那人一脸愤恨。
他啐了一口,指着其中一个官兵就骂,“你们这些当官的,火烧起来的时候不来,这时候知道来了。还一来就把我们这帮救火的围住,还有没有王法了!天理何在!”
官兵被骂也面不改色,他将手放在腰间的刀,板着脸,十分严肃的说道:“衙门办案,不得有违。”
他的这一句话成功引起了人们的怒火,人们吵吵闹闹地要讨个说法。
“当官的就能欺压百姓吗?你们一来第一件事不是医治伤者,而是直接围了我们,这是个什么理。”头戴方巾的男子迫切地要向那些官兵讨个说法。
一女子走向前来,指着那些坐在地上流着血的老人对着那些阁官员说道:“官爷你们有妻儿,也有亲人。你们不看倒在那里的人,也至少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吧!”
“就是。”“就是。”
女子说出的话引起了一片附和声。
官兵不来救火倒也罢,他们此刻最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把他们都围住,单是妙音阁被烧还用不了这么大的阵仗。
站在女子面前的官兵左右为难,他握着剑的手松开又握紧,他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什么事,只是听到些风声。
官兵身后的地方便是交易客栈,此刻那官兵背对着客栈,阿娇的视线刚好能看到官兵面前的人群,她瞥一眼那官兵,视线从他身上收回。
“你怎么看?”她环抱着双臂,斜着身子问魏知易。
交易客栈在乐阁面前,自然也是被围住了,一群官兵将那门堵了个严实,硬闯不现实也不明智。
魏知易坐在阿娇的旁边,淡定地喝着茶水,“衙门此番动作,是因为那位玥姑娘死了。他们暂时还不敢把所有人都抓起来。”
江程安此刻坐在魏知易左手边的长凳上,他听到魏知易的话,撇了撇嘴,说道:“早不来晚不来,非要在火刚好灭的时候来。”
少年人心直口快,倒也说出了这件事的真相。
魏知易抿唇不语,虽是极力压制,但他唇边的笑意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是啊,来的正是时候,也太是时候。”
他的视线透过门前的官兵看向混乱的那片人群。
人群因为惧怕官兵手中的刀,而恢复平静。魏知易抿唇,笑意不在。
有一穿着斗笠的人前来,他穿着与那些官兵相似的衣服,但是那衣服很明显比那官兵更为精致。
周身严肃的气质自成一体,那人留着一点胡子,深邃的眼里蕴含着的是沉稳,他眉毛浓且粗,厚唇鹰眼,长相硬朗,颇为干练。
“发生何事?”他握着他的佩剑,缓缓走来。
官兵见到来人恭敬地行一礼,“回大人,只是一些小骚乱,不足为惧。”
人们见到来人,更安静了。大雨还在下着,伤口的血混着雨水,视线变得模糊。
小孩的额头上流淌着血,他怕那些官兵,他也怕那个被叫做大人的。但是他真的好疼好疼。
他窝在他母亲的怀里,他迷迷糊糊地拍着母亲的手臂,小声地说道:“阿娘,我疼。”
寂静的时候,这声孩童的声音无比突兀。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在抽泣,良久,哭声一片,原本只是小孩子在哭,到了后面,已经分不清是自己的哭声还是旁人的哭声。
阿娇终于忍不住了,她这人见不得人间疾苦,所以能帮上的,自然是会选择帮上一些。
她想走出交易客栈,却在门口被官兵拦住。她直接硬闯了出去。她跑到那名大人的面前,官兵在她靠近那位大人时,再次拦住了她。
他们的手都已经放到剑上。
偏偏阿娇这时候十分的冷静。
“大人,反正都是在这里,不如让他们去我的客栈避避雨。”
她的声音十分的平和,如同冬入春来,冰雪尽融。
斗笠遮住了那位大人的神情,阿娇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
良久,在她即将要放弃之际,那位大人终于点了头,“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