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这1分,如鲠在喉的1分,决定命运的1分,让所有人都觉得可惜。这1分就否定了她所有的努力,她不得不以高分的成绩去第二志愿。
江明桢仿佛被丢下悬崖。哪怕是差2分,她都能接受,那是她不够努力,也不会如此遗憾,可偏偏就是差1分。
她不明白为什么命运要对她如此残酷。她没有像李言旌一样的家庭,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好不容易眼看就要改变这一切的时候,命运就像故意似的,把她拦在门外。就好像是从出生开始,她就已经被定好了命运,无论她怎么挣扎,最后都是徒劳。
她一个人去了南山林,找了一个僻静处。整整待了一天。
南京的七、八月份是最热的时候。那种热,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热,是一种独具匠心的热。
首先高温烘烤着人的□□,紧接着闷热潮湿的空气困住人的精神,然后默默地忍受流汗。不时地还下一点雨,雨后的热浪再次袭击人的灵魂,让人无所遁形。
这学期终于要结束了,这么热的天气,学生也渴望着暑假。
林尚川从琴房出来,感到筋疲力尽。这学期他都很忙,排满的课表:大课、一对一课、小组课、选修课。学生也会抱怨他们作曲系是最累的,有读不完的书。
周一赶曲式作业,周二赶视唱练耳作业,周三赶和声作业,通宵达旦以后才想起周四的钢琴课曲子还没有练。终于到周五了,又发现周一要交的主课作业还没有写。
写曲子就更是心累,其他学校的同学认为他们作曲系的可以随便写一首流行歌曲,但其实他们的方向是学院派的严肃音乐。
有时候,林尚川也感叹,当自己的热爱变成一种谋生职业的时候,就不那么美好了。他也会烦于看五线谱,不想听音乐会。
前不久,他才刚完成年初那部影视剧主题曲和插曲的主旋律,他写了《无心之念》、《流云赋》、《灵雨兮》三首曲子。
创作不是一朝一夕,急于求成的事。好的作品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和不断的修改。尤其是音乐创作,它还需要灵感。林尚川自然知道这些道理,但是学生依然要完成作业,不管有没有灵感。
本学期的期末学生作品音乐会上,有些学生写的弦乐四重奏曲谱,学生一边演奏一边自嘲,这是谁写的?难道是我吗?自己写的曲谱自己都演奏不下去。有些学生写的交响乐,配器都是有问题的。林尚川需要一个个纠正谱面错音,强调乐器音色的重要性,提出建议,等他们修改。
可是当他一旦空闲下来,他便会看看手机。
半年多过去了,“非典”期间她是否安然无恙,高考成绩如何,她选择了哪所大学,他都不知道。
而江明桢却从没有给他打过电话,他心里多少是有些失落的。毕竟在白末镇,他们算是共同经历了一些事的,而且明桢是因为他受伤流血的,他们已经不是陌生人了,不至于会失去联系。以前他还会想,明桢肯定是在复习备战高考,没有时间。而现在却没有借口了。
她应该是已经都忘了吧。在她的生命中,那可能只是一件无所谓的小事,他只不过是一个过客。但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再做什么了。因为未来的路,都必须由明桢自己做出选择。
每每想到这里,林尚川都会抬头望着天上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