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裴韦青的想象里,宁王应该是一个风月公子,事实也不差。
谢钰的长相和风度符合话本中对于一名佳公子的描写,唯一不同的是……为什么两个人要在这种地方谈话啊!!
裴韦青不解,裴韦青目瞪口呆。
谢钰顺手把一册名单放入裴韦青手中:“你去点个名,注意秩序。”
裴韦青:“好。”
裴韦青:不是。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裴韦青妥协了。
裴韦青来得凑巧,谢钰穿了一身没有经过任何挑染,但还是用丝绸做的衣服从侧门带着文画出了门,随手就把裴韦青带上了。
究竟是不是顺手,这个不重要。
河东的灾情好似没得到缓解,有人落草为寇,有人上山当匪,还有些人,徒步来到京城,希望能有一口饭吃。
显然京城也不养多余的人,流民们连京城的门都进不去,只能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随意找个隐蔽的空地休息。
谢钰给王二和王花了一袋银子,大概三百两上下,靠着这些钱,王二和王花支棚子施粥,让在死亡线挣扎的流民们活了下来。
靠着自力更生,他们又建立了几座有顶的架子,按照家庭为单位暂住了下来。
虽不能遮风,但好歹能挡雨。
天公作美,这一段日子天气不错,不曾大风,也不曾大雨。
“都排好队!不排队的没饭吃!”
王花:“今天花钱给大家吃粥的菩萨公子来了!”
一听王花这么说本来排好的队又乱了起来。
王花:“都不要着急!每个人都能见到菩萨公子!菩萨公子就在前面!”
王花和王二在此处掌握着吃饭大权,建立了威信,几乎没人敢不听他们夫妻二人的话。
排队吃粥的人呈一条长龙,王二打饭,王花维持秩序,裴韦青管理数量,谢钰在一旁接受别人的感谢。
谢钰本是不喜欢菩萨这个称呼的,他又不是神仙。
但百姓们喜欢叫,就随他们去吧,大不了过段时间再改,这一默认,算是彻底叫了开。
恩人站在那里,浑水摸鱼想多拿的人都不敢动做了,除了胆子非常大的。
裴韦青就抓到了不止一个。
裴韦青:“刘小虎,你家三口人,不能拿七个馒头。”
刘小虎:“我没读过书,不识数。”
王二呵斥道:“你不识数!裴姑娘这不是告诉你了!放下来!”
刘小虎很想拿走,可顶着谢钰的眼神,愣是不想放下馒头也不敢跑了,王二见状,直接从刘小虎手中抢过一个馒头放了回去,这一出小插曲才算结束。
谢钰夸奖道:“一段时间不见,你和王花把这里治理的很好。”
王二也没客气:“都是殿下心疼我们这些贫苦的人,要不是殿下,我们早就埋进土里边咯。”
两人的一言一行都被裴韦青看了去,她没搞清谢钰带她来这里的目的,也就暂时没有掺和进两人的聊天之中。
忽地,裴韦青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灾民们逃难都是拖家带口的,运气好的大家都没死,运气差的所有口粮都留给孩子,全家只活了一个小男孩。
但后面的情况不在任何一种常见逃难结果里,一个小女孩一份饭。
足足有二十来个小女孩,集中在一页家庭名册上,还有另外一页家庭名册上都是小男孩。
裴韦青问谢钰:“这是怎么回事?”
谢钰:“她们不是从河东地区逃难过来的,本就是京城周遭的百姓。”
眼下不是说话的地方,裴韦青没有再问,等施粥结束才和谢钰谈了起来。
她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宁王该不会背地里干人牙子生意吧?!
裴韦青掂量了一下自己手脚功夫,自觉不可能胜过宁王府的侍卫们,便爬窗准备逃走。刚走没两步,一抬头发现谢钰一脸带笑。
谢钰:“有个姑娘想改名字,我看你识字,肯定读过书,你能不能过去帮个忙?”
裴韦青警惕道:“你先告诉我,这群小女娃娃们都是从哪儿过来的。”
谢钰沉默了一瞬,侧身让开道路,沉吟道:“你还是自己去问吧。”
二十来个女孩共搭了一个大大的通铺,足以让每个人都睡在这里,隔壁是男孩们搭的铺子,此时他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名字的事情。
裴韦青一行人一进来,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文画不知从哪拿出个凳子:“殿下,坐吗?”
谢钰低头看了看,这群小孩子最多比自己腰高一些,坐下就看不见了:“算了,给裴姑娘坐。”
裴韦青:……
文画:“裴姑娘请坐,我还拿了些纸张和毛笔。”
裴韦青深吸了一口气:“……文画姑娘,你是及时雨吗。”
文画笑道:“辛苦裴姑娘帮孩子们起名字了。”
小孩们都怯生生的不敢上前,裴韦青环视了一圈,鼓励道:“你们都是从河东地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