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和相亲对象做邻居的日子 >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编辑打了一长串的文字。许知蕴一字一字认真看完了,却迟迟没能回过神来。

这段文字几乎让她陌生。

她想起自己曾经认识过的一位前辈,在同她聊天时说过一段经历。前辈接了一本关于经济学的译稿,花了大半年翻完后,却被出版社相关工作人员告知这本书最后取消出版的消息,钱也只拿到了一部分。许知蕴当时听到的时候,还觉得这样的事情或许很遥远,但她没想到,它或许即将也在自己身上上演。

她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我想问一下,社里暂停了出版工作,那么然后还能重新启动这个项目吗?]

编辑回得很快:[我还在向上边尽力争取,只不过到底能不能出版,我也说不好。最近出版行业的行情实在不好……一旦项目重新启动,我会第一时间告知您的。也辛苦您的翻译了。]

说到这份上,许知蕴也不好追问什么,只好把手机屏幕熄灭了。

房间里很空旷,她靠在椅子上发呆。

原计划五月份出版的书,却被告知暂停。

说实话,她对这本书以及自己的译本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的。这位作家在国内比较小众,知道的人寥寥无几,但他的作品在西方文学界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能够翻译这名作家的作品,对许知蕴来说,既是挑战,又是荣幸。她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血雕琢笔下的文字,力求精准还原原文,但没想到最后可能会面临这样的结果:取消出版,她只能拿到一小部分的酬劳。

这其实不是钱的事。

许知蕴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算得上优渥,因此翻译拿到的钱反而是次要的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拒绝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在纸上,被摆在书店里供人翻阅,他们译者也是如此。即使拿到的千字价格很低,即使很容易看坏眼睛,在文字最终从电脑里冷冰冰的文字被印刷在纸上、出版、被人品评时,她仍然会感受到由衷的高兴。

原作者的后面就是她的笔名,人们谈论作者的作品时,少不了要带上她的名字。她自己也或多或少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看见他人对各个出版社与译者的评价。

或许评价她的译本太烂,或许认为她的译本值得一看——许知蕴并不害怕批评,不如说,如果连被批评的机会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残酷。

但如果这本书最后真的无法出版……

许知蕴忍不住有些阴暗地想,万一这名作家日后获得了不小的奖项呢?福克纳文学奖、都柏林文学奖、布克奖……或许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获得诺奖提名——甚至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出版了获奖作家作品的出版社,也能够大赚一笔。而译者,除了拿到丰厚的报酬之外,心中还会有他人或许难以理解的荣幸。

自己翻译的作家获奖,他们的文字之中,也混合着译者的心血。在他人称赞作品的时候,其实也饱含着对译者的称赞与肯定。

只是……

她有些烦躁地把手机丢到一边。

她当然不能对编辑发脾气,毕竟他们也无法左右上峰的想法。只不过她的内心里,除了暗暗想着“那帮人真是不识货”之外,也做不了什么了。

只好保持乐观。万一又能重新出版呢?

许知蕴打开电脑,刷了几集搞笑的电视剧,总算把内心里的郁闷排解出去一点。

——这两个月除了专栏之外,我绝对不会接其他译稿的!她恨恨地想。

……

和程烨然打电话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这件事情。

许知蕴靠在床上,手指习惯性地卷起被角,再放开,再卷起:“……事情就是这样,所以……我也不知道最终究竟会是怎样的结果,如果真的有幸能够出版,时间估计也要比预计的晚很多……”

一段时间过去,她倒是没有刚开始那么无奈和愤怒了。毕竟事情已经发生,要做的只能是精进自己的能力,多方寻找机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程烨然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后轻轻说:“无论如何,我仍然相信,你是一个很棒的翻译。”

“那当然,这根本不用你说。”

许知蕴叹了口气,“虽然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我还是会觉得有些遗憾。明明那本书这么好,放弃出版简直是损失。但我同时也明白,今年出版业的行情实在太糟糕——不如说是各行各业都很糟糕才对。你……”

她有些落寞地说:“你之前还很期待这部作品来着。可能……要让你失望了。”

每次她同程烨然说起这本书的时候,他都是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许知蕴曾经好奇地问他,你究竟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本书呢?是因为我的关系,所以对它感兴趣,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呢?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