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第13章 十三

第13章 十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的场面话说得极其漂亮,但是这话中之意在场的其他人又怎么会听不出来?阿娘赔着笑脸,她说赵家既受天恩,便理应为朝廷出一份力。

再后面发生了些什么阿娘便都有些记不清了,她后来同我说,她那会子只觉得心里一阵绞痛——她的夫君尸骨未寒,但是他曾效忠的朝廷,却想着榨干他最后的一丝价值。

阿娘将一半的家财都上交给朝廷,换回来了一块天子亲笔而书的牌匾。那牌匾上的字贴着金箔,金光闪闪的“忠心赤胆”仿佛是在像世人宣告着天子对阿娘识时务的满意。

传旨的公公掐着嗓子,他说赵夫人,明儿个千万要记得去宫里谢恩呐。

阿娘点头应是,起身接过了眼前明黄的圣旨。祖母这会也被人搀扶着跪在下边,待那太监一走,她就怒不可遏地扬手给了阿娘一巴掌。

这一巴掌打得结结实实,阿娘的脸都因着祖母突然的动作而歪到了一边。我不知道一个病人究竟是哪来的这么大力气,赶忙上前劝架。阿琰挡在祖母身前,试图劝上她两句,却不曾想祖母这次压根顾不上素日里最疼爱的孙子,她将阿琰随手拨到一边,指着阿娘怒骂道:

“我儿这才刚走啊,你就敢这么挥霍他留下来的东西!这么多的家产啊,你居然全都送给了出去,你让我孙子以后该怎么办?你让我们阿琰以后该怎么办啊!”

祖母情绪一激动,便开始弯腰连声咳嗽,身边的侍女眼疾手快地递上了帕子。待当那帕子离口时,中间陡然出现了一抹殷红的血迹。

阿娘的脸肉眼可见的红肿着,偏偏她的表情无比的平静,只说银钱没了还可以再赚,更何况如今的赵家也没法子守住这样多的钱财。

阿娘的这番道理祖母是不会懂的,她颠沛流离的前半生令她学会了要将家产紧攥于手心之中。祖母的生平是我逢年过节时从那些长辈们的口中拼凑而来的,她出生于清贫的农户之家,偏偏底下还有一堆的弟弟妹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她俏丽的长相让她的婚事成了缓解家人温饱的良方,这方子见效很快,于是等到她十六岁时,她便同邻村一个秀才家的儿子定了亲。

在这年头,能读上书的人家往往都会有些祖产作为支撑,她的相公,也就是我的祖父自然也不例外。祖母本来很满意这门亲事,尤其祖父还生得一表人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看着身形有些消瘦,应当是没怎么下地干过活的。媒人听了她的话笑出了声,她跟祖母说她嫁去赵家哪还用得着下地干活呀,自然是奔着做那富贵人家的少夫人去的。

祖母信了她的话,欢天喜地的嫁了过去。结果等到洞房花烛之夜之后她才发现自己是中了这媒人和赵家的道,原来她眼中的如意郎君,竟有个心疾缠身,曾被郎中断言活不过二十岁的短命鬼。

而她嫁过去的时候,祖父已过十八。

她惊呼上当受骗,第二天便往家跑。临到门口却发现家门紧闭,她爹站在那黄泥糊着的矮墙后边,直冲她朝外摆手。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还是回去吧,哪有新妇第二日就要回娘家的道理?”

那天祖母跪在门口求了许久,她爹也没有开门。后来她死了心,站起身一抹眼泪:“既然你们要把我往那火坑里推,那以后就权当没我这个女儿好了。”

她话说得决绝,殊不知当初那赵家送来的二十两彩礼,已被她爹娘商量着要用来为她二弟娶妻。

祖母红肿着眼回了赵家,她那温文尔雅的夫婿见到她这副狼狈模样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他面色愧疚,对祖母说你若是想走的话,我绝不会拦你。

可是祖母又能走到哪里去呢?她没了去处,只能留在赵家。好在祖父是个好相与的性子,因而他们两倒也有过一段温馨和美的日子。当祖父无惊无险地活过了二十岁时,祖母长舒了一口气,她以为如今的她已是苦尽甘来,却不曾想这竟是苦难的开始。

祖父倒在了他二十一岁这年。

他两眼一闭便撒手人寰,只给祖母留了个不知男女的遗腹子。偏偏赵家这会儿变故横生,赵老爷因受不住丧子之痛的打击,没过半月也跟着一块儿去了。他前脚刚走,后脚一群人就站在他的棺椁前垂着泪嚷嚷着要分家。

他们的算盘打得响亮,只想着趁祖母肚子里的孩子还没落地,便尽早将祖父的那份吃干抹净。然而祖母的性子泼辣,她拎着把菜刀,站在我太爷爷的棺椁前朝着众人望了一圈,她说谁若是敢动她儿子那份,她就跟那人同归于尽。

那会儿她挺着个大肚子,谁也不知道腹中胎儿是男是女。可她却言之凿凿的朝着众人发誓说,她肚子里怀的绝对是个儿子。

其实她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虚得很,可到底实在是没了法子。

最后许是碍于面子,那些人便不再大张旗鼓地闹着要分家。然而等到三个月之后我阿爹呱呱坠地,那些祖产私下里也早就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最后祖母和阿爹只分得了三间屋子和十几亩的薄田,值钱的物件没到手几件,祖产的地又不好变卖,所以阿爹小时候的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巴的。饶是如此,那些族人们,却还是三天两头地想打他们孤儿寡母的主意。

所以祖母不能理解阿娘将家产送出去的决定,她想着,既然自己当初都能在那群如狼似虎的族人们手中守住她的那些地,那现下她的儿媳妇就没理由守不住她儿子挣回来的这硕大家业。

她思来想去,最后只能将这一切怪罪到阿娘的头上。

于是她当着仆妇们的面朝着阿娘破口大骂,她说:“既然是我赵家又哪有什么守不住的道理?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你没用!”

她说我们赵家造了什么孽啊,娶了你这么个败家玩意而回来。

旋即话音刚落,她便再次弯腰,连声咳嗽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