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第12章 十二

第12章 十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年京城下起了连月的大雪,青山一夜头先白,从北边吹回来的飞花入户时,带回来的却是阿爹战败的消息。

阿爹死在了战场上。

那报信之人是阿爹的心腹。他的手里举着阿爹的盔甲,言语尚未出口,便先淌了两行泪下来:

“将军率军突袭,没曾想却遭了埋伏,当场中箭而亡。他带去的千精兵,临了也无一人生还。”

祖母没办法接受这个消息,当即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阿娘的身子晃了几下,到底还是站住了,她问那报信之人说:“将军的尸首现在何处?

心腹的话里带着哭腔,听见了阿娘的话也只是一个劲的摇头:

“将军身首异处,就连脑袋都被那叛军给割了下来,挂在了城楼上。”

阿娘一听了这话,便再也支撑不住,两眼一翻便直愣愣地往后仰面栽了下去。

长姐连忙伸手扶住了阿娘,旁边候着的侍女们七手八脚地将阿娘扶到了矮榻上休息。心腹满脸悲痛地望着阿娘,他的声音找准缝隙,从人墙之中溜了进去。

他说:“夫人,您不能倒下啊!如今这赵家上下还都得指望着您啊!”

许是他的话起了作用,阿娘在侍女们的簇拥下挣扎着坐起身,指挥着仆妇们在家里挂起了白布。

我神情恍惚的任由着她们给我换上了一身粗麻布制成的孝服,跪在灵堂里时,我睁着眼睛呆呆地望着眼前的火盆,火苗在我的眼里一上一下,吞噬着一张又一张的黄纸。

我阿爹死了。

我阿爹真的死了。

阿琰压抑的哭声萦绕在我身侧,我想跟他一样哭出声来,然而尝试了两次,却总觉得喉咙里像是塞进去了几团棉花,不上不下。

我的七魂六魄仿佛在此刻与肉身分离,随着盆里的青烟一缕缕的往外飘,我想去乘着风去北边,去再看一眼我的阿爹。

我想阿爹了。

若是祖母在场,看见我这连眼泪都流不出来的呆愣模样,绝对会用手指戳着我的额头连番痛斥我不孝。然而眼下祖母却连骂我的精力都没了,她的精气神都跟着阿爹一起没了。

自得知消息的那天起,她就缠绵病榻,整日里以泪洗面,再也无法下地。

外头所有人都在说,赵家这次铁定是完了。

可不是完了吗?赵家的顶梁柱倒了,现如今的赵家当真是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原先同我们父女三人结了怨的那些人,现在不是在等着看赵家的笑话,就是忙着在圣上面前煽风点火。

他们说上奏天听,说我阿爹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说他不顾边疆百姓和将士的安危,将五千条人命视作儿戏。

他们说的那些话,很快就流传到了市井之间。他们试图用一场败仗抹杀掉阿爹生前所有的荣光。而圣上的态度棱模两可,于是京城里的人见风使舵,阿爹的葬礼上门可罗雀。那些在阿爹生前同他称兄道弟的达官显贵们,如今却是连赵家的门都不愿意踏足。

唯有谢家,在得知了消息后忙不迭地赶来帮忙。谢婶婶陪着阿娘,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的安慰的话,她说惠娘,你无论如何都得撑过在这一阵儿啊。

谢伯伯在外边替赵家出面联系了几个同僚,好让阿爹出殡那天不至于太过冷清。按照习俗,起棺时摇摔碎烧纸钱用的瓦盆。阿琰站在前头,他试图举起了手里的瓦盆,然而他哭了多日伤心过度,如今到了要使力气的时候,却又陡然脱了力。

那个瓦盆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他的手中脱落,在地上打了个旋后完好无损的立在了那里。冷风卷起了盆底的纸灰如蝴蝶般飞舞着,翩跹在半空。

沿路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他们的声音虽然压得很低,但那话里绕不开的“晦气”还是清晰的落入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阿琰一时难以接受眼前的这一幕,呆愣在了原地。祖母被人搀扶着站在旁边,她发出了一声痛苦的悲啼,混着脸上的泪捶胸顿足:“我的儿啊,你死的冤枉啊!”

她浑身上下所有的力气都被注入了这一声哭嚎里,随着最后一个字音的结束,她顺势倒在了旁边仆妇的怀里。族中的长辈催促着阿琰继续,可我这个弟弟啊,抱着怀里的瓦盆,却迟迟无法抬起颤抖的手。

所有人都等在那里催促着阿琰,我不知道是从哪里生出的胆量,突然冲上前,一把将那个瓦盆从阿琰的怀里夺了过来,随即高高地举过头顶,用力地摔向了地面。

我这一套动作完成的太快,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阿琰身上,直到耳边响起了那沉闷的碎裂声,他们这才反应了过来。很多人对此感到不满,他们宁可让阿爹的棺椁等在原地,也要在当下指责我两句。

他们说:“哪有女儿来摔盆的?你这不是存心让你爹到死都不得安生吗!”

我尽力让自己声音听着平稳些,我说:“我和长姐明明都是阿爹的孩子,我们明明都姓赵,为什么阿琰可以做这些,我们就不行?”

我问他,为什么我和长姐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