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丰乐年岁熙熙且遇贵人 > 第44章 拿捏

第44章 拿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正纳闷着,往前走几步,这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

原来,于大人来了,不仅自己来了,还从太医署多带了两名医师。这一下子,义诊堂就有5名大夫同时问诊,这看诊的速度瞬间就快了起来。反倒是煎药房一时间药方增加,锅炉都不够用了,单子都得排着队。

郑乐熙给郑时画打了一会儿下手,见煎药房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新的炉子,三四个小沙弥轮流跟进着,眼下也不需要她。于是,她索性跑去了粥档,陪着阿姐打粥分配食物。

这两姐妹凑一块儿,嘴就不可能闲下来。

郑乐熙边抓着大勺舀米粥,边和崔思弦八卦道:“阿姐,你可有看见,那于大人是什么时候来的?”

在知晓郑时画与于晏白之间的关系后,郑乐熙第二日就跑去崔府跟崔思弦咬耳朵,事无巨细的将所有事情说给了崔思弦听。

崔思弦自从知道这件事后,就有意无意的以在悲行院帮忙的名义,跟父亲母亲打听于大人,只可惜他们所知的并不比阿乐搜集到的情报多多少。

虽然觉得二姑母与于大人之间不大可能,但姐妹两人总会下意识的悄咪咪观察于大人与姑(姨)母之间的互动,然后再凑在一块儿激动分享,仿佛是想通过细枝末节证明于晏白对郑时画有情,又好像是想说服彼此,于晏白与郑时画之间就是普通的友人情谊。

两人自己也搞不明白究竟在做什么,但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这是她们在悲行院所进行的一件隐秘有趣之事。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吧,就和姨母说了几句话而已,神色很寻常”,崔思弦悄声回答道,抬眸远远扫了义诊堂一眼,两人还在各自看诊,并没有任何交流。

“这于大人这几天好像来的挺频繁的,是因为七月半在即,悲行院人数增加的缘故么?”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吧,毕竟太医署的事情也不少,于大人应该也不是个闲人,应该是在他们安排之内的。”

“嗯”,郑乐熙点点头,也抬眼远远看向于晏白,没想到对方恰好抬头看过来,郑乐熙正好被抓了个现行,赶忙低头轻声道:“阿姐,别看了,于大人好像发现我们在偷瞄他了。”

“啊?!”

另一边,于晏白总感觉有两道视线若有似无的落在自己脸上,趁着病人起身的功夫,他抬头一扫,才发现是郑时画带来的那两个小姑娘,一时有些失笑。

这两小丫头对他的打量也不是一次两次,于晏白莫名觉得好笑,不知为何,又觉得有些触动,想来这两个孩子,对郑时画是十分用心的。

就是不知道她们究竟在好奇些什么,又到底想看出些什么。

思及此,于晏白偏过头看了一眼郑时画,很快又转了回来,唇角微不可察的勾起,继续若无其事地给人看病。

他有种错觉,仿佛一下回到了阆中那两年,两人一起合作,在乡村、在农庄、在街巷,共同搭起一顶笨重的大棚,坐在一起给穷苦百姓看病问诊。

他能清晰感觉到她的存在,她的温度,她的气息,听她温柔说话,声音清甜柔和,特别好听,就像夏日里的甜瓜,驱散了一整个午后的燥热。

当他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时,郑时画那边还未结束,她正细心的给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问诊,无论小女孩如何哭闹,她都耐心十足,始终笑吟吟的,想着法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边逗着陪她玩,一边快速做检查。

于晏白一时有些看入神,直到身旁两个医师忙完凑到他身边,也被郑时画逗弄孩子的模样所吸引,倏忽出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还是郑大夫有办法,轻轻松松就将孩子拿捏了。”

“可能这就是女大夫的魅力吧,天生自带亲切感,小朋友见到她们可比见到我们这种三大五粗有安全感多了。”

“你说这郑大夫为啥一直不婚嫁?若不是知道她孤身一人,瞧她哄孩子这架势,还以为带过娃经验十足呢。”

“是啊,这姑娘长得也漂亮,又有才学,医术也精进,身家也清白,怎么就没考虑婚姻大事呢?”

“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不然倒是可以把我表叔家的儿子介绍给她。”

“这就想着做媒了?那也得人家郑姑娘愿意才行,是吧,于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