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妹,在不确定之前,你最好不要同云妩接触,”墨澜皱眉,不太赞同赵瑾棠进宫,“若云妩是被迫嫁给赵桓的,那太后娘娘……”
墨澜话说一半,反应过来又改了口:“太皇太后就不会在赵桓登基后,连帝后大婚都没有参加,便离开上京去行宫礼佛,至今未归,她的态度足以说明一切了。”
赵瑾棠哑然,她又何尝不明白墨澜的意思。
只是,她所认识的云妩不仅只有温柔,还有内心深处的坚韧。
况且,云妩与肃王兄之间的情意不可能会如此脆弱。
所以她想要去确定,想要去亲眼瞧瞧,云妩是否真的开心。
日后也好在底下与肃王兄交代。
“我知道了,师兄,我会好好考虑的。”赵瑾棠应声,随后便准备回布行,“若黑衣人身份有什么线索,你直接将消息送到绿梧巷就行,这几日我都在那儿。”
——
五月末,暮春时节,草长莺飞,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迟了好几日的元伯山夫妇终于要到上京了。
五月二十八日,卯时正。
天光才微亮,赵瑾棠便早早起了身,她要去城外接元伯山夫妇入京。
“二娘子,时辰还早,不必如此着急。”翠微站在赵瑾棠身后,替她梳发。
看见赵瑾棠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忍不住笑道。
赵瑾棠摇头:“那可不行,自从来了上京,阿爹阿娘给我写了多少信,我自然得要让他们早早的见到我才好。”
元则礼收拾好,准备去点卯上朝。
行至府门,就看见门口停着两辆马车。
他走过去,才在自己马车前站定,赵瑾棠便来了。
“阿兄,早啊!”赵瑾棠眉眼弯弯,几步走下了台阶。
元则礼瞧着她,问:“不是说爹娘晚些时候才进城,你这么早是要去哪儿吗?”
“我去城外接他们,”赵瑾棠开口,将自己的打算如实相告,不等元则礼说话,她便伸手将人推上了马车,“阿兄快去上朝罢,别误了时辰。”
元则礼见赵瑾棠兴致高涨,没再多说,由着她去了,只叮嘱道:“将绪风一同带着去,路上慢些。”
“知道了知道了,你快走罢!”
与此同时,上京城外,同福客栈。
元伯山看着一大清晨便起来忙活的夫人,忍不住摇摇头,“夫人,这才卯时,你这么早起来做什么?窈窈与敬可又不会跑,不必如此着急。”
“你懂什么?”宋卿秋回头瞪了他一眼,十分不满意元伯山的态度,“我都多久没见他们兄妹二人了,反倒是你这个当爹的,怎么看着一点也不上心?”
“夫人啊,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元伯山走过去,将放在旁边架子上的锦盒拿下来,献宝儿似地打开,递到自家夫人跟前。
那锦盒里静静地躺着两块平安扣,由上好的和田玉雕刻而成,玉质温润如羊脂,上头的花纹雕刻精致,泛着银白的流光。
“瞧瞧,这可是我特地去寺中请了愿,开过光的,如何?”
宋卿秋这才觉得略微满意:“这还差不多,行了,别再这儿杵着,快去后院再让人好好清点货品,等时辰差不多,咱们就赶紧进城去。”
……
巳时末,元家的商队便在城外十几里处遇上了赵瑾棠的马车。
不等元家众人反应,赵瑾棠就钻出马车,远远朝着二人打招呼,扬声道:“阿娘!阿爹!”
宋卿秋先是一愣,扭头看向同样有些发怔的元伯山,不确定地开口,道:“我方才,好像听见窈窈的声音了。”
“好像,确实是窈窈的声音。”
恰在此时,马车外有护卫的声音传进来,替他们确定了来人身份:“主君,夫人,是二娘子来了。”
闻言,宋卿秋立马撩开帘子,她钻出马车,朝着远远向自己跑来的赵瑾棠招手,情不自禁红了眼眶,泪眼婆娑:“窈窈!”
赵瑾棠身份虽假,但早已把元家人当做亲人,听见熟悉的呼喊,飞快跑过去,扑进宋卿秋的怀里,还没与他们说话。
远处传来马蹄声,突然急速冲过来一匹高大骏马来,尘土飞扬。
那马背上的人穿着轻甲,手中挥旗,腰间挎刀,大声吼道。
“青州急报,速速让路!”
“青州急报,速速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