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净山海 > 第38章 古今(一)

第38章 古今(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史料记载立端帝有七兄弟以及五姐妹,但到他继位时,全宫上下的只有立端和平王两个男丁和四个人皆已出嫁的姐妹。

饶是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现代人,青山穹在看到这份史料时也不由得去想“这宫里是不是有哪个人身带克幼子的命”——

不过青山穹到底唯物,还是从古代人作息起居,医疗水平及在皇权统治下人们的身体状态和心里承受能力分析了一通。

这最后一个说法,青山穹在和朋友讨论时是这样举例解释的,“就说朝中官员每天要躬身下跪行礼这档,我猜应是损起膝盖和背部就容易出问题。”

“立端七年五月十五日夜,王闻于平启堂朝,谓圣者盛客各地来京之乐裔,位居堂中,伶列左右而坐,奏琴贺曲,与其交谈乡况,往年米粮价格,雨水情况无一不静闻……其中食物燃香皆无有吝啬。”

这是这份史料出现之前,从没有人会猜测到的场景。皇帝差人请来进二十名进京讨生活的乐师,亲自排宴,听他们讲自己老家的故事,听他们说小时候柴米油盐的价格……

怎么说呢,生在今天,青山穹能了解到这种事情的极其先进性,但以现代人眼光来看“择同一业而问”确实有以偏概全的情况。

更何况,立端皇帝做不做得这些,对当时的国家长远发展都不大。他后面的川和和秦晃,尤其是长命的秦晃,可是几乎现代老百姓公认的皇权至上的好手。

“立端十四年八月廿九,平王上折奏称,异姓王世子古辉勾连关外以及北方各地统领官员,准备南下谋反。”

这事在当年情闹得当是挺大的,青山穹高中还未分科时的历史课本上就曾提过一嘴这样一茬。

……

收到上谕前一刻,站在桌后的李端明还弯下身,研得磨了墨,紧皱眉头却片刻未停地奋笔疾书。

“传皇上口谕,平王听宣。”

堂内只有桌左侧太师椅上小口抿茶不是所思的王府主人赵落尘与心头正萦绕郁闷,脑中自我斗争,手中又不停刷刷点点的夫人李端明。

闻听院外有人来报上谕传来,二人连忙迎出门去,在院内站定,待到传话侍卫一进门,二人从容不迫又心悦诚服地用右手点点心口,双膝跪地拜下去,行了个本朝拜圣礼。

“陛下万岁。”

本朝对圣旨上谕但是没有什么规矩,不过看哪个皇帝喜欢些什么。如今立端帝行事尤为谨慎,此时又直特殊时期,能传口谕便不下诏。

“平王失女未至半月,妻神志不清亦有情可原,如何疯癫至此?以致拋夫弃父而本名上书于朕?今朕赐平王暂停朝中事务,于家中伴你妻五个月并一十五日,停发亲王食俸。钦此。”

……禁足。用漂亮话委婉地粉饰的禁足。

还有,直白地骂李端明疯子。

事已至此,不论平王多少政权在手,不论他在皇帝面前是个怎么样的红人,近些日子那些参他徇私枉法和结党造反的内容如鹅毛般飞来确不是虚假。

“另,李氏端明名讳有冲年号,往日虽是以简写部首而避讳,但今上责令将名讳更改为李氏断明,钦此。”

……找茬。欲加之罪的找茬。

言毕,传谕者注视下方跪着的平王夫妇,等待被革职者们的下文。

“陛下英明。”赵落尘面向地面,语气平淡,只用回诏的模式,不痛不痒地回了一句。而这份口谕被着重点名的李氏闻听后跪拜身躯下沉,做了个叩首的动作。

朝廷规定,臣妻命妇不可直面回陛下谕旨,接旨需家主代言。

“臣之妇叩谢陛下不治罪之恩。”

当然,朝廷更不允许一个身为王妃的人大张旗鼓挥豪泼墨,一书千言,以父夫外个人名义书写下一封密信,恩准皇帝莫要因为四公主夫家与古辉有关联而下诏处死四公主及古王的其他女眷。

传谕大臣抬眼,撇向堂中纸笔桌上未完成之书,不紧不慢地开口,语气中带着警告。

“皇上还说,平王生性忠诚,不会参与叛变和逼宫结党。平王妃深闺内宫中人,学识不佳眼光短浅,因为半月前痛失已长至二十岁之女,故胡言乱语书信给朕,朕念可怜天下父母心收下。阅之而返,望将此等妄言带入坟茔,断不可见其天日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