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净山海 > 第5章 临滨(五)

第5章 临滨(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以前是以前,现今为现今。

青山穹再次沿着这条笔直的无弯绕的道路向街内走去,入目而来的还是各行各业闲暇游玩的临滨百姓,一座座商铺在或是百年前的,或是重新修筑的小楼里开店卖货。

朴素,生动。

本是想再继续感慨下这里的年味儿和欢乐,却不曾想突然一阵熟悉的关外地方戏调式,如同尖锐裹着轻柔的黄色光芒般的刀刃破开熙攘人群,直钻入青山穹耳中。

“这是……阴魂阵?这大过年的,不应该放点儿双回门儿啥的嘛。”心下吐槽了两句,青山送停下脚步,寻了声音来源,跟随这光芒而去。

一座开了一家摄影店的楼前,一块平日是寻常空地的地方,见一方说书说相声时会用上的公布桌面正摆其中,桌面里边,一位身着红色刺绣汉服披风的中年表演者,正对着用手机支架支起来的竖放手机,忘我地表演着。

路灯照明,同样柔和的黄白色光芒正打在那张公布桌上,只瞧见正对着围观群众面前的桌布上,几个龙飞凤舞字体的金色大字——

“传承关东戏曲文化。”

想必是来街上做直播,宣传这类戏曲文化的。

当今网络越发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直播向普罗大众传递信息。

那这位表演者,在这样的街道,着这样的衣装,唱些地方戏正戏。

真……真好啊。青山穹一时词穷,心中也忽而五味杂陈起来。

瞧着此时的围观群众不论男女老少,不管是否能听懂词间意味,都抱有欣赏的态度或是举起手机,或是鼓掌叫好,或是称赞这位中年女子的能力水平,或是中肯的点评,或是夸赞厚重披风的外表华丽。

青山穹这种虽不精通,但很爱听不同种戏曲的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竟然从此等画面中受到了一丝安慰。

因为,仅仅不到一周之前,曾有人对她说,“我很讨厌国文歌,讨厌一切。对,只要是用国语唱的,国人唱的,我都讨厌。”如此绝对,如此没有情面。这话,是从一位三十岁的成年国人口中说的。

那一刻,青山穹喉咙中像噎了东西,不知道如何继续当时的话题,不知道该不该对自己的喜好产生质疑,不知道这个朋友,到底应不应该继续接触。

甚至从那后的几日,她都不太想点开她曾经很喜欢的歌曲。

今日此景,青山穹突然明了,只给那日被唬住的自己一句话,“对方喜不喜欢跟我有啥关系,她不喜欢又不能让存在的东西消失

它存在,我就喜欢。”

释然,尽是可以如此之快。

人生在世,如此这般事情多的去,倘若每次都因与旁人意见不同而对己见心有顾忌,不能自已以理思考,早晚变成那人云亦云之人。

虽然对方的断言,也未必就有错。

再深前行,这条笔直宽阔的长街中间,突然出现了一排十几个小亭子,这小亭显然比道路两边的建筑更加有古气,“这一看就是商用后盖,我小时候都没有,但别说,还挺漂亮的小亭子。”

小时候的记忆相对模糊,但她能确定绝对没这几个亭子。

还记得小学三四年级时候,她在自己作文里写过一次白日里的临滨老街,提了一嘴,“白日街空,商户不营,旅人不行,唯有我与父亲前来,每每望寻得吃食与水,皆要来回转悠。”

当然,这是二十岁的青山穹翻译过来的,三四年级确实也写不了这样的词儿。

虽然如今她写出的也并不算什么高级词汇。

“沿街转三四圈,方才寻得。街上常有铜制雕塑,立于胡同墙内及墙壁前。雕塑人像或行或坐,或经商或路过。闲适匆忙,似拟当年临滨人而铸。”

“现今与史有异而不同,却亦相同。街中浮雕壁画可见,百年前临滨百姓身着短衫,分为衣裤,冬日则着以厚裳。今人亦是。街中有板报记载,百年前人靠水吃水,常以鱼肉为食,加以储存。今人于食选择更多但鱼仍受人所喜。”

“古,人所住房屋摆放桌椅床铺,食于桌而眠于塌,饮于杯。今人尚如此。街内停有古时马车与人力拉车,以我微薄学识猜测,汽车与三轮车可与之一一对应。”

“然,人心不古一词以偏概全。人与世间相辅相成,世间万物未有古者。古之事未必为益,如洋人进犯束手无策。今之事未必歹,如世间聒噪人更聪慧机智。”

那天收拾屋子翻到小学作文本,打开准备嘲笑一番当时自己的青山穹,在看完这篇有关老街的五百字作文之后,呆滞了半天。

“?确定我当时不是抄的网上的?怎么还整出来议论文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