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传说源自上古时期的神迹。上古时期,大神秉天地灵气而生,神通造化,莫不合乎天地之道。上古大神陨落之后,灵气重回天地间,为天下诸族所共享,而其遗留的种种神迹,则成为缥缈的传说。有先圣人,睹神迹而悟道韵,进而从风云雷电、山川江海,乃至鸟迹虫纹中,窥得天地造化之力的秘密,就此开辟出符箓一道。
据说,符箓神奇玄妙,上可御天雷,下可翻江海,甚至能拘神役鬼,无所不能。所以,符箓一道是修行者的必修课程,有的没的,都能刷刷画两笔。
云端也能画,但画出来的是什么,就连她也不晓得——反正不是鬼画符,因为鬼也看不懂!
她打心眼儿里认为,符箓就是专门克理工生的!
理工生最讲求什么?逻辑啊!逻辑是一切事物存在的依据!可要命的是,符箓它——它它它,它不讲逻辑!
师父说,“这一笔源自上古云篆。”什么是上古云篆?就是上古时期飘过一片云,不知怎么显成个怪模怪样,似字非字,就被先圣人借用了。先圣人能用这一笔召唤风雷,可云端怎么看怎么觉着像蚯蚓跳舞。
师父说,符箓说穿了,就是借力——借风雷之力,借山川之势,借江海之威,借星辉之芒,甚至借鬼神之能……总之,借一切天地之力,以弥补个人的不足。
师父说,要画好符箓,要先仿再悟。仿照先辈在无数岁月中累积的符箓形式,甭管这一笔像什么,照猫画虎就是啦!笔下练出几分功底了,就要悟。悟什么?悟道韵啊!道韵在哪儿呢?在天上——卷起的云闪过的电,在地上——雨滴的落痕河流的涟漪,在花开花落的每一瞬间,在生生灭灭的每个轮回。总之,道韵充斥于天地间,无所不在,却又无形无质,端看有没有那份灵气和道心。
云端两眼一翻白,“咕咚”躺地上装死。
云端将符箓视为畏途,不单单是符箓难画,更可怕的是——它会反噬啊!因着符箓的本质是借造化万物之力而为己所用,倘一旦无法控制这股力量,必然遭受反噬。从古至今,死在自己画的符箓之下的修士,数不胜数。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内门弟子才可以学习符箓——修为不入炼气境,一旦遭反噬,尸骨都难存!
相较符箓的要命,阵法就显得可爱多啦!而究其原因,是因为阵法讲逻辑!在云端看来,设置阵法,就是常量与变量的组合,当中固然存在莫可言状的“神秘黑箱”,可前人已经摸清了“黑箱”的规律,等于有了可靠的系数。只要常量设置准确无误,就能八九不离十地得到预期的效果。
常量是什么?是山形地势,是河流走向,是日光月影,是星象历法,等等等等。所以,捎带着,云端还得学习堪舆、星相等诸功课。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用师父的话说,“天地万物,无一不可入阵。精妙者,可纤毫藏万里。凶诡者,可吞天噬地。”
听得云端好一阵热血磅礴!
以云端现今的修为,她还没本事设置出“吞天噬地”的超级凶阵,也就能忽悠忽悠师父的那只“寸头”假鹤罢了。她最感兴趣的是“方寸万里阵”——顾名思义,就是一步踏出便是万里之外。听上去很牛,对不对?于云端看来,这个阵法最大的好处就是闲时游山玩水,急时仓皇逃命,两相得宜,无缝切换。她依稀记得很久很久之前看过一部电影,讲的是西方魔法师。他们也有阵法,好像唤什么传送阵来着。画的是什么呢?五芒星?六芒星?还是七芒星?
管它呢!云端摇摇头,收回发散出去的思维,继续研究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
云端感觉自己又读了一遍大学,而毕业——则遥遥无期!可这并不算什么坏事儿!学校包吃包住,自个儿一分钱不用掏,还有零花钱可拿,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学校去?!说句戳师父心窝子的话,就算她一辈子赖着不出师,将来还能混个讲师啥的——给外门弟子讲讲课,闲来也学师父养只假鹤——啊不,鹤就算了,万一又是个寸头那样坏脾气的,她不得三天两头被啄得哇哇叫——还是养只猫罢,乖巧伶俐,嗲嗲地叫一声就能让人酥了半边身子……
云端憧憬着未来幸福美满的日子,直至她修为破境,一跃进入筑基境。
这一年,她二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