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楼之春色如许 > 第22章 总角

第22章 总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墨蓝杭绸软帘的遮光上佳,外头阳光大照,屋内还是昏暗的,雅诗照常醒了,她见贾蓉睡得踏实,小心翼翼的起身收拾。

如今的规矩是贾蓉当值时,只要前一晚贾珍不在尤氏房里歇,翌日雅诗省过尤氏后,便会跟她一块用饭。

如果贾珍在,雅诗只在门外请个安便回自己院内自吃。

贾蓉在家休沐时,雅诗早晨省过尤氏,就回来伺候贾蓉,早饭也跟他一块吃。

巳正到尤氏屋里,管家娘子们领牌回事。

处理完家事就不用再来尤氏这边,晚上跟贾蓉一块行晚安礼即可。

贾蓉用过早饭就要出门,他的顶头上司丙班的班头喜得贵子,满月宴就在几天后,他们几个同僚商议定了今日去珠市大街淘几件礼品。

雅诗给贾蓉选了一件枣褐色杭绸道袍。

贾蓉穿了鲜亮新衣,笑得合不拢嘴。

雅诗却道:“这是如缨的针线,我近来哪有功夫拿针?”

贾蓉笑嘻嘻:“奶奶不吩咐如缨,这丫头片子哪里舍得给我做活?我还是领奶奶的情。”

又说了几句俏皮话,贾蓉就风风火火出门了,去得迟了让同僚等自己可就不美了。

雅诗便来到尤氏房内,说些闲话打发时间,等到时辰了直接在这里处理家事。

等管家婆子们回完事,一一离开了,雅诗便进了内室。

尤氏哪里是旧疾复发,不过躲在家的托词罢了。两府皆知,所以她“病”了这些日子,每房都是派人送了一些滋补品,没有谁亲自来“探病”。

但样子还是要做一下的,尤氏靠在靠垫上,锦褥盖到腋下,正闭目养神。

雅诗轻轻给尤氏掖了掖被角。

尤氏睁眼,见是她,笑了:“你家事处理有条有理,后宅的事交给你,我也放心。往后在宁德堂办事吧,时间上也以你便宜为准。”

雅诗笑着摇头:“媳妇不过是萧规曹随,照着太太往日行事罢了。还需太太再指点些时日,心里才踏实。”

其实尤氏并没能指点雅诗什么,确实如她所说,虽每天都有二三十件事要办,但还真的没有什么新鲜事,不过是些人情交际,迎来送往。

事事有条例,有规矩,按以前的例不错样的办就是了。

雅诗笑道:“正有两件事要请太太示下。”

尤氏便问什么事。

雅诗笑道:“昨儿个我去西府给老太太请安时,顺路去琏儿叔院里探望了二姨。那东厢房倒是收拾的精致华丽。

只是二姨带来的小丫头小霜一团儿孩气,不会看眉眼高低,琏二婶给的善姐也呆呆笨笨的。

我记得三姨出嫁时,太太是赠了一个丫头,一房家人陪房。二姨做了姨娘,不好给陪房,是不是要添上两个丫头才算公允?”

尤氏一拍脑门:“看看我,都病糊涂了,竟连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我的儿,多亏了你提醒,不然我岂不成了厚此薄彼之人了?”

她这几天光生气、怨恨、羞惭都忙不过来,还真忘了这事。

她最知道王熙凤此人,好事掐尖,错事推诿,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她虽埋怨尤二姐不应如此行事,不光弄得二姐自己日子难过,还捎带丢光了尤家的脸,但到底不忍看她受王熙凤磋磨。

尤氏吩咐佩凤:“你把银世明家的叫来。”

不一会儿银世明家的来了,笑问:“太太奶奶有什么吩咐?”

尤氏假意咳嗽了两声,才说道:“我想选个灵巧可靠的丫头,跟我身边的红霖一块,送给尤二姨使唤,一时没有头绪。”

银世明家的想了想,回道:“万儿和心恬最出挑,还有心惟,南星,江篱,这几个都是二等丫头里好的。”

尤氏便道:“那就红霖和心恬吧,你安排下,明天一早就送到二姨屋里。”

银世明家的领命下去了。

雅诗又说了打算为惜春请个擅画人物楼台的师傅:“画师是我幼时密友,媳妇想先去她家探望探望。

若她愿意出山,媳妇就在园子里办个小小的赏菊会,只请我娘家妹子和大观园住的几位姑姑,拜师之事能成自然是好,不成也有个赏花的由头。”

尤氏笑道:“如此甚好,你忖度着办吧。”

雅诗回房换了衣服,按例魏锦需为夫守孝三年,算算日子,应是上个月刚出孝,雅诗善解人意的穿了月白缎袄,石青素裙,只带了晚秋和如绢两个贴身丫头,乘坐马车赶往金宅。

金宅离贾府不远,三条街外大冉胡同最里面那家就是。

这座宅子还是魏锦的陪嫁。

金编修虽在长安县里有几十亩良田,供他读书考试不在话下,但想靠那点租金和编修的俸禄,在寸土寸金的都中买房子,难于上青天。

魏锦看上书生才华横溢,魏父也看好这后生潜力巨大,大手一挥,给女儿陪嫁了宅子。

谁知造化弄人,金编修英年早逝,徒留魏锦挣扎度日。

许雅诗思绪万千,正惆怅中,金宅已到。

金宅大门紧闭,门前一个人都没有。

晚秋敲门:“有人吗?金大奶奶在家吗?”

大门打开了一条细缝,苍老的声音问道:“你是哪位?”

晚秋忙笑道:“京畿道许御史家大姑娘来探望金大奶奶,望通报一声。”

又过了许久,大门才吱呀打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