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楼之春色如许 > 第14章 挑人

第14章 挑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柳湘莲大婚时,贾珍夫妇、贾蓉夫妇都去喝了喜酒。

因尤家在京只尤父这一支,尤三姐回门时,尤氏和雅诗也去捧场。

谁知三姐婚后竟跟变了个人似的,因是新婚,与柳湘莲是如胶似漆,眼光只粘在柳湘莲身上,

她素日里那些张扬跋扈都不见了,只是个安分守己,以夫为天的小媳妇。

听红云说,在柳宅里,三姐也是低眉顺目地孝敬柳姑妈,侍奉柳湘莲。

回家的车上,尤氏禁不住感慨道:“三姐这是得遇良人,性子都温顺了许多。”

雅诗凑趣道:“可知‘女怕嫁错郎’这话不错,只要嫁对郎,好日子也就慢慢来了。”

说到这,尤氏又开始发愁:“三姐是圆满了,如今我只操心二姐。”

她如此急着发嫁两个妹子,也有想挽回些宁府声誉的意思。

雅诗又何尝不是,可这事确实也急不来,只得胡乱安稳几句,再想他法。

翰雅阁书店一大早就来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小公子。

店里伙计两只眼毒得很,一扫就认出小公子这身松绿道袍的布料是上用的,

他以为来了大主顾,忙堆笑迎上去:“这位公子是想找什么样的书?小的给您带路。”

那公子问道:“听说你们这里只要点一壶茶,就可以免费看以前的邸报,是真是假?”

原来是来蹭邸钞的。

伙计脸上的笑淡了些,动作不减热情,

引着二人来到陈放邸报的地方:“就是这里。只看的话,需在雅室每人点一壶热茶,可以一直看到关店,如果要抄录,自己带纸笔来,抄一份十文钱,要是用我们的纸笔,一份要再收两文钱。”

公子后面书童打扮的小子便笑道:“既这样,你上两壶好碧螺春,再来四个干果盘,四个水果盘。

我家少爷要从邸报中找一条有用的消息,只是忘了具体是刊印在哪年哪月了,就来确认下,倒是不必抄写。”

要知道,它们店让这些读书人免费看书看报,挣的就是这份点心果品钱,可惜有不少穷举子,真能厚着脸皮靠一壶茶硬坐一天的。

伙计心中庆幸自己一直殷勤小心,引着他们到雅室,忙屁颠屁颠端茶去了。

等人走远了,那书童长出一口气:“一会儿你一心在这里阅读邸报,我四下里转转,看能不能淘到好书。”

小公子还是有些扭捏:“我们会不会被人家看出是女子所扮啊?”

书童不以为意道:“看得出又如何?我们又不是来惹事的,难道他们有钱不赚?”

小公子点了点头:“也是。”

书童又道:“第一次先记每日朝廷的重大决策,只记邸报第一页字最大的那条,其他粗看一遍就行。

今天先把六月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的记住,不要贪多。”

原来这公子和书童就是宁国府蓉大奶奶和她的丫头如绡所扮。

雅诗从罗佳那里得来灵感,命如缨给自己裁了几套男式衣袍。

今日是头一次上身。

如绡安安静静坐在雅室内记忆邸报内容。

雅诗便溜出来逛。还真被她搜到一本有趣的,是前朝一位游侠的游记抄本。

雅诗小时就听闻这本《徐霞客游记》记录详实,文笔优美,一直想拜读。

可惜以前在京出门不便,后来到了江南,托姨父派人遍寻姑苏书店,去扬州看望祖父祖母时自己也曾在各个书店找过,都不得踪迹。

没想到竟然无意中在这个小店寻得了。

雅诗忙指着那本边角发黄的旧书问:“这本多少钱?”

伙计忙笑道:“这本是其他客人放在小店寄卖的,书主说没有十两银子不卖。”

十两,真可说的上是狮子大开口了,因为这本《徐霞客游记》并不算什么热门书籍,

不然也不会问世将近百年还没有书店刻印,只靠少数喜爱它的读者手抄流传。

好在雅诗既喜爱它,又拿得出这钱来,她不假思索地从钱袋中摸出一块银锭:“你称一下有没有十两。”

那伙计用手掂了掂就晓得这块银子少说也得十二两往上了,忙笑道:“多了,多了,您柜台这边结账,掌柜的给您找钱。”

这时雅室里的如绡已经走出来,

雅诗便笑道:“看来少爷已经找到了,我们还有事,就不多留了,那茶果赏你吃了罢,钱也不用找了,也是赏你的,只记得不要多嘴就行。”

伙计自然明白是令他不要吵嚷出两人的女子身份,这有什么难的,又是鞠躬又是哈腰的送走了两位贵客。

两人走到街角,上了一直等在角落的马车,匆匆离开。

马车不走宁荣街,而是转到后街。

两人从宁国府后门进来,进会芳园北面的便门,遮遮掩掩地进到凝曦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