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打算先出了京城。
准确来说,是汤婵自己打算先出了京城,年纪小的,没有任何话语权。
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她不过是在京城待了一天,就要离开。
离开的时候,还带了个累赘。
她看了看累赘,又去摸了一下怀中的私印。
心想,总不过是十天半月,等到了蜀地,一切都好了,总的来说还是划算的。
汤婵拉着江念月。
她问:“你叫什么?”
江念月不出声,过了一会儿她说:“姐姐,你听见了吗?”
她人虽小,但是也是皇室的孩子,有些东西,她其实是懂的。
皇城之中,六声钟响,江念月眼泪又出来了。
汤婵看着她眼泪啪嗒一下掉在了地上,这次看的清楚的不得了,因为小人正对着自己,没背着自己抹眼泪。
小累赘她又哭了,汤婵想。
六声钟响,代表东宫太子死。昨日母妃偷偷告诉她,只要皇城之中,钟声没响,那父王就没有生命之危。
肃王虽然没有太子之名,但是却有太子之实,这六声,两个人都知道,是给肃王的。
江念月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
她昨日强撑着,一夜未睡,等的就是这个。今早也心怀侥幸,但是现在钟声响了,她最后一丝希望都没有了。
小孩太小了,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哭。
她知道父王没了,母妃没了。
但是哥哥,江念月擦着眼泪的手一顿,想到哥哥,直接挣脱汤婵。
汤婵毫无准备,直接被甩开了。
眼下天已经大亮,街上人多了起来。
江念月一个小孩子不算显眼,但是一直跑就难免被人看住。
汤婵反应过来,连忙去追人。
江念月人小,找到空隙就跑,汤婵竟然没有追上。
半路上,她看见身穿甲胄的人,汤婵呼吸一滞,慢慢的停下脚步。
京城平日里都没有这些人,今日这些人的出现,汤婵莫名觉得这事和肃王有关。
她停下脚步,也不去找人了,慢慢的走,像是逛街的普通女子一般。
周围有卖糖葫芦的,那人看着汤婵站在他身边,久久不走,问道:“姑娘,要不要糖葫芦。”
此时穿着甲胄的士兵正好路过。
汤婵和卖糖葫芦的老板一起给他们让路。
士兵走了,糖葫芦老板又问了一遍:“姑娘,你要不要?”
汤婵啊了一声,看着老板目光灼灼的样子,只好买了一个。
她拿着糖葫芦,却没有吃,只是拿着,往前走,如此一来,更像是逛街的女子。
汤婵不知道江念月跑哪里去了,但是大概能猜到。
她顺着小人走的方向往前走。
不紧不慢,也不着急。
走了大概一刻钟,看见被士兵包围的肃王府。
她停下了脚步,肃王府一股烟味,显然是遭了火灾。
如今已经被泼灭了。
有人注意到她,是守卫王府的士兵。
“你是谁,来干什么的?”
汤婵闻言,抬眸,眼中都是好奇,她说:“我看见这里人好多,这是怎么了?”
她长的实在是好看,士兵看着她还拿着一个糖葫芦,戒心就少了很多。
他说:“闲杂人等快离开。”
汤婵像是没有听见一般,问道:“着火了吗?”
她还好奇的往里面凑了凑。
士兵不耐烦,将人用剑隔开道:“快走,这路不许平民进入,看也不行。”
汤婵只好拿着糖葫芦离开。
她走到街角,还没有拐弯,就听见两位拿着盆子的妇人说道:“听说昨日肃王府大火,肃王一家都死了,孩子也都死了,都烧的看不出人形了......”
汤婵脚步一顿,心想,她猜的没错小郡主确实是死了。
她好奇小皇孙哪里去了。
汤婵其实不是很在意江念月的去处。
要不然也不能不紧不慢的走,而不是一开始就拼命的追。
也不会在士兵阻止她的时候,直接走了,而不是过多纠缠。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汤婵觉得从京城到蜀地,那么多的路程,怎么找不到一个“小皇孙”汤婵甚至想假的小皇孙,肯定是比真的小皇孙听话。
她打算原路返回,若是找到了就找到了,找不到,那就另找一个。
汤婵有很多惊世骇俗的想法,比如她毫不在意的对所有人说,她有帝命。又比如,小皇孙将私印给她的时候,汤婵想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不是像父亲说的那样,临危受命,将人弄到蜀地。
现在她又有想法,是换一个假皇孙。
假皇孙比真皇孙还容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