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婵不过是走了几步,就听见有人大喊:“让开,让开”
紧接着,身后就冲出一个马来。
汤婵眼疾手快,躲闪过去了。
没有被撞到,但是心中惊讶,心想,到底是谁的人那么猖狂,在京中纵马。
但是有小贩没有躲开,卖的东西,被掀翻了一地。
幸亏不是什么易碎的玩意,汤婵看着小贩苦着脸,也帮着蹲下身来捡东西。
小贩收拾好东西,道谢:“谢谢姑娘。”
汤婵摇头,问道:“这是谁?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当街纵马。”
小贩闻言左右看了看,随后压低声音说道:“说不准,近日京城不太平。”
汤婵刚到京城,不知道哪里不太平。
小贩道:“先帝前几日驾崩,如今几个王爷争权,您说太不太平?”
小贩说完,汤婵一愣。
江帝死了?她下山之前,知道江帝寿数将尽,却没有想到,江帝这么快就死了。
她问:“那现在?”
小贩说完说道:“自然是肃王。”
说完,他就去招待客人了。
连街边小贩都知道,接下来的皇帝是肃王,如此可见,肃王登基之事是八九不离十了。
汤婵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铜钱。
但是手顿住了,她告诫小师弟的事情不是虚言,有些事情,不能算的太准,也不能事事都算。
她摇摇头,将铜钱塞进怀里。
随后往记忆中,家的方向走去。
街上时不时的过马。
虽然惊扰百姓,但是除此之外并没有过分之举。
汤婵也没有理会。
到了记忆中的地方。
她看着大门,犹豫了片刻,不知道自己一会见到自己那不着调的爹,说什么。
门口有晒衣服的邻居,汤婵看过去,只觉得眼熟。
离家十年,有些人虽然有印象,但是却是已经记不太清了。
却不想邻居看见她也是觉得熟悉。
张嫂子看汤门口的小女娃,晒衣服的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汤婵试探的叫了一句:“张嫂子。”
张嫂子才停下手中的动作。
她上上下下打量汤婵一遍,才说道:“汤家丫头?”
其实她也不确定,只是觉得她的样貌长的有八分像汤覃氏,汤覃氏是出了名的美人,不知道汤家男人哪里找的妻子。
后来两个人生了个女儿,也是可爱的很,只是汤覃氏走了之后,张嫂子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也不知道怎么了。
要不是汤婵的样貌和当年的汤覃氏实在的像,张嫂子都不敢认。
直到汤婵叫了人之后,她才敢认。
汤婵走的时候,不过是四岁,那时候张嫂子还是刚进门的小媳妇,如今也是个二十多岁的妇人了。
汤婵点了点头,然后心中想到,没错了,这确实是她家。
就是不知道她爹在不在。
她问:“嫂嫂,可知道我爹在家吗?”
张嫂子摇摇头道:“汤先生许久不回家了。”
大家都是邻居,汤婵她爹汤昭因为会读书,有文化,即便是没有功名,也被周围尊称一声汤先生。
听见自己爹不在家,汤婵松了一口气。
她对着张嫂子道了句谢,随后走到家门前,看着上面的锁,然后去踢开家门前的石头,拿了钥匙,直接开门进去。
汤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也不至于一穷二白。
家中的家具都有,只是上面落了层灰,汤婵大致看看,随后只觉得她爹确实应当是许久不回家了。
肃王府
肃王妃抱着两个孩子瑟瑟发抖
她的身前是两个死士,是肃王留下来保护妻儿的,一共有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