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看到了她身上的潜力,所有人都想利用她大捞一笔。而且她越是拒绝,他们就越是垂诞,可越是垂诞,越是无法得到尤娜的青睐,于是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失落循环。
瞧瞧那些好运气的剧组吧,就因为有了尤娜·约翰逊的加盟,电影根本不担心亏本,也不愁票房——不说尤娜·约翰逊在美利坚青少年群体、中产阶级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镜头下的她还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所有人都会情不自禁被她吸引。
这个小家伙明明还未成年,却已经出落得比许多成年女性更耀眼,即便身处人群,只要长了眼睛的都会第一眼看见她。据说很多好莱坞女明星都不太愿意跟尤娜·约翰逊同框呢,哦,当然,她们私底下的交情还是不错的,毕竟尤娜·约翰逊性格也很nice,而且这女孩才十几岁,和她们不存在资源上的竞争。
“她对名气都没渴望吗?真不像个好莱坞明星。”
“她明明拥有成为巨星的潜质,却偏偏选择做一个演员,太可惜了。”
“只是一个配角,就能做到这种地步;如果是主角,那电影还不得卖疯!”
这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可谁也想不到,尤娜接下的第一部主角片居然是名不见经传的《独领风骚》!
《独领风骚》制片小组显然更想不到:天上真的会莫名其妙掉馅饼,还是个肉馅丰厚的披萨饼。
他们开始相信“否极泰来”这件事了,投资商跑路算什么?他们有了尤娜·约翰逊!
说实话,派拉蒙内部还有些贪心呢——在尤娜表达了对《独领风骚》的兴趣后,他们就把自己旗下所有的青春爱情片、小妞片全都掏出来了。
每一部电影的制片成本都比《独领风骚》高,但无一例外都被尤娜·约翰逊拒绝了。
好吧,《独领风骚》也不错。
虽然制片成本不高,但它毕竟也是自家孩子。
不过尤娜·约翰逊为什么会选择接下《独领风骚》呢?
很快,他们就知道原因了。
“我们可以低薪出演,但尤娜·约翰逊必须成为《独领风骚》的制片人。”安东尼奥·斯宾塞不遗余力地为自家艺人争取她想要的东西。
“但恕我直言,约翰逊小姐,你并没有制片经验。”派拉蒙怎么可能同意让一个菜鸟当制片人,而且“低薪出演”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诱惑力。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经验多寡是证明他们能力强弱的凭证,但我不是。”尤娜很自信,“在创作电影剧本前,我没有编剧经验;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前,我甚至没学过表演;在US论坛火遍全美前,我还只是一个接触计算机没多久的女孩。”
安东尼奥·斯宾塞在一旁附和:“你们不能用凡人的眼光看待一个天才。而且要知道,这可是尤娜第一个女主角,报纸杂志肯定会疯狂报道这件事,《独领风骚》的电影票房只会一路飙高。”
对面的人确实有些心动,但是:“这样还不够,没有一个剧组会让女明星当制片人。”
女明星?
尤娜笑了笑,她知道派拉蒙想要什么了——他们还看中了她编剧的身份。
很巧,她也看中了《独领风骚》的投资人身份。
当她透露了这个目的,派拉蒙方面有点犹豫。
毕竟只要放话尤娜·约翰逊是电影女主角,投资人自然会纷纷砸钱;但他们很快就在尤娜冷漠犀利的眼神下清醒过来——如果这个女孩不加入《独领风骚》,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
混到他们这一步,已经知道哪种演员好拿捏,哪种演员难拿捏了。很不幸,尤娜·约翰逊就是后一种。
再说了,他们的投资额已经够了,剩下的投资额分给谁都一样。
几番拉扯后,双方签订合同,确定了合作关系。
派拉蒙打败其他制片公司,得到尤娜的第一个女主,以及下一个剧本,靠的可不是合作过一次的情谊,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好莱坞的情谊泡沫般脆弱,而利益却是一张万能通行证。
派拉蒙甚至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独领风骚》不过是个小妞爱情喜剧片,制作成本还不到两千万;但尤娜的剧本可是以高口碑高票房回报率著称,两次出手,均取得不俗成绩,尤其是那个《独腿凤凰》,制作成本六千万,票房高达三亿,更是在前几年拿奖拿到手软,虽然没为尤娜·约翰逊本人捧回奥斯卡,但它可是横扫了好莱坞颁奖季。
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合同走出门,尤娜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她与派拉蒙不过各取所需罢了。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资源置换。
派拉蒙得到一个很可能爆火的电影,以及富有潜力的剧本;而尤娜将会在实践中总结制片经验,并为UTalk争取“造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