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莱昂纳多还在剧组反复拍摄四重人格戏份时,已经杀青的尤娜正在家里看电影DVD,刺探敌情。
别误会,尤娜可没自信到觉得自己的演技能拿个奥斯卡最佳女配,因为她年龄太小,而且在《幸福家庭》里戏份很少。
她也不是为了预测电影票房——《幸福家庭》可是个苦大仇深的小成本文艺片,虐身更虐心,票房能高到哪里去。
她瞄准的是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虽然拿到小金人的机会很渺茫,但尤娜渴望自己至少能得到一个提名。
来看看她的强力竞争对手吧。
汤姆·舒尔曼《死亡诗社》:新来的文学老师带领学生成立死亡诗社,其发散自由的哲学思维与学校严肃刻板格格不入,却让学生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伍迪·艾伦的《罪与错》:眼科医生婚内出轨,秘密情人想上位。
史蒂文·索德伯格的《sex,谎言,和录像带》:性无能的男主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为各种各样的女人录影。
啧,圣父教师、出轨医生、中年男人。完全符合奥斯卡那些老白男的品味,至少这些主角的经历能让他们更有代入感。尤娜觉得小金人很可能颁给《死亡诗社》,虽然她更喜欢《sex,谎言,和录像带》,但也许老白男会觉得后者不太正经。
诺拉·艾芙隆的《当哈利遇上莎莉》:爱情喜剧片,探讨排除sex后,男人和女人是否能存在真正的友谊——结论竟然是爱情和友谊可以同时存在,真是个外表华美的狗屎。
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无聊的剧情,族群大杂烩——原谅尤娜根本没看懂这个剧本想表达什么,但这不妨碍她看完影碟后信心膨胀。
好吧,尤娜承认自己是有那么一点点轻狂,一点点自大。
但看看她的剧本,难道是被校园霸凌、引狼入室害死所有家人、被无良媒体骚扰的男孩不够可怜?还是聋哑小女孩被瘾君子炼铜癖残忍女干杀不够虐心?又或是觉醒多重人格,自欺欺人重现幸福家庭的小男孩不够令人发自内心地叹息怜悯?
而且《幸福家庭》虽然叠加诸多夸张元素却未曾脱离现实逻辑,甚至算得上巧思连连,立意深刻积极。
在尤娜的催促下,《幸福家庭》剧组紧赶着,可算是在年底公映了——能赶上1990年的颁奖季。
原本尤娜以为这部电影会扑得没有半点水花,没想到《幸福家庭》意外获得了6521万美元的票房。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成本可不到10万美元!剥去制作成本和给发行公司的钱,尤娜和哈利赚的盆满钵溢!
有人是被电影名字骗来的——他们以为这是阖家欢乐的喜剧片。
有人是被宣传海报上女孩望着男孩时虔诚信赖的眼神骗来的——他们以为这是兄妹情深的温情影片。
更多人纯属颜控,“这家人颜值挺高的,特别是那对金发兄妹,他们有那种让人发自内心微笑的魅力。”
但无疑都在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
更有甚至主动让媒体采访自己,咒骂能写出这个剧本的肯定是个人生充满失败的老男人,言语之恶毒让人不忍直视。电影票房很快疯涨。
事后得知编剧只是个小女孩,还在电影中饰演那个聋哑女孩,不少人直呼不可思议——电影票房又涨一波。
不少影评人也前去观看了《幸福家庭》,其中就有《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埃伯特。这个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其貌不扬,在非重要场合他的穿着更加休闲日常,也更低调。
电影开场。
伴着欢快的节奏,主人公里奥满脸笑容地拥抱妹妹,袖口下滑,镜头顺势给到男孩的淤青胳膊,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伏笔:这个表面笑得开朗的男孩拥有不为人知的伤痛。
但点到为止,没有让画面停留太久。
“上镜的主演。”埃伯特在心中暗自点评道,“干净利落的镜头,及格线以上的导演,真不像个新人。”
随后就是史密斯一家人的各种温馨场景,人物性格和彼此关系一目了然。
此时电影的色调还是明亮的。
但当夜晚来临,雨越下越大,画面变得幽暗又沉重。
善良的男孩不忍地将流浪汉从暴雨中拖拽到家里,他感到有些疲惫,打了个哈欠就回房间睡觉了,关门时他顺手上了锁。又一个伏笔。
埃伯特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写道:“演技尚且稚嫩,但这男孩很有灵气。”
直到流浪汉睁开眼睛,埃伯特挑了挑眉,又一个反转来了。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面孔——皮肤苍白,像布料一样松散地挂在脸上,眼神涣散游离但仍然遮不住眼底戾气。他扯了扯嘴角,露出已经烂掉的牙口。
这时插入了回忆镜头。
以“流浪汉”的视角偷窥史密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同时也透露了男人的真实目的。
他与史密斯一家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史密斯一家彼此相爱,而他父母双亡甚至因为特殊xp和糟糕透顶的床上功夫被历任女友嫌弃;他们生活富裕远近闻名,在镇上拥有好人缘好名声,而他因为吸食dp倾家荡产流落到与狗抢食,所有人看他的眼神仿佛在看垃圾。
嫉妒,羡慕,自卑,贪婪,再加上dp已经泯灭了他的人性,所以在被亚当发现偷钱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掏出武器杀人灭口,而且反应快得像是脑海中已经将这种演绎过无数遍。
血液沾满他的双手,他却兴奋地笑出声。
这时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那张癫狂着痴痴发笑的神情让人毛骨悚然。
“等电影结束我会看看演员表,记住他的名字。”埃伯特想到。
来电影院之前,埃伯特就已经从小报上知道了两个主演以及那个新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