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女主抢了我的金手指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审问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审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京中舆论如潮,始作俑者时姈只在初期推波助澜了一把,之后便继续乖乖养伤。

当日带回一身伤,加上出门前两日都没喝药,偷偷全倒掉了,只为了上演一出苦肉计,新旧账攒着算,时姈在回府后着实挨了老国公一顿狠训,当日跟出去的婢女们全下了笞刑,时姈只好火速亮出那根沾了血迹的凶器,又扮了好一番可怜,好歹转移了老国公注意力,反赚一波心疼。

心软的老国公到底手下留情,免去了碧梧等人的笞刑,生怕罚了她们,便无人更懂得如何给小女郎侍疾榻前。

至于那位可疑的荀郎君,鉴于葭倚提及他的态度很是谨慎小心,怕是个关系不纯的熟人。

时姈留了心眼,没有多问,只让碧桐私下去调查他的行踪,得知他当日去了沈家好食附近的茶楼狎妓,算是平日规律的行程,妓子的身份也没问题,最终排除了对方的嫌疑。

自东市闹剧后又过了三日,大理寺派人前来,敲响了敬国公府的大门。

此时老国公不在府上,他一早进宫去了,只留小女郎一位主人,守门的阍人得知对方来意是为协助东宫调查畅园斗殴案,故来找时姈问话,只得通报去了桐月居。

很快,桐月居遣人将来客请到了桐月居正堂。

这次大理寺派来的是几位评事,皆年过三旬,着深青官服,神色冷峻,他们经案多年,面对过无数凶徒罪犯,自有一股岿然不动的冷静与沉稳在身上,然而见到荣安县主的第一眼,他们还是没忍住眉头抽搐。

她是被奴婢们抬进正堂的。

一条窄长榻,卧着一床蚕蛹似的厚棉被,只冒出一颗脑袋和半边单薄瘦削的肩颈手臂,细伶伶的臂上缠着厚纱布,头脸包裹成粽球,一双乌圆黑亮的杏眸血丝密布,眼下淡青,裸露的皮肤一角呈金纸色泽,嘴唇更是青白干涸,起皮数块,瞧着着实病得不轻。

评事们快速交换眼色,心底油然生出怀疑。

他们虽然对京中近日漫天的传闻有所了解,但平生见识过无数嫌犯狡诈圆滑的手段,也知晓荣安县主昔日视法度于无物的嚣张行径,眼下疑虑她为应付审问作伪装病,也不足为奇。

时姈扶着葭倚的手坐起些许,背靠在厚实绵软的枕垫上,轻轻抬眸,似在短暂的沉默中察觉了什么,干涸唇瓣微动,“教诸位见笑了,若世间有神医,能治好我身上的沉疴顽疾,也不至于今日这般可笑的模样见客。”

未待评事们做出反应,葭倚抢着开了口,“娘子受惊,尚在病中,前两日宫中刚遣了御医来看,道是元气大伤,需要将养好长时间,诸位评事若有话要问,烦请快些,莫要耽搁我家娘子歇息。”

时姈弱声斥她,“葭倚,不得无礼。”

御医看诊,鲜少出错,评事们于是放下疑虑,开始问话。

时姈打足了精神应对,以为是场硬仗,岂料对方竟只提了一个要求,要她说明当日在畅园湖畔与孟秋瑾发生争吵的前因后果。

听着简单,说来也难,好在时姈早有准备,便就着瘫在榻上的可怜姿态,全程哽咽着道出经过。

评事们或坐或立,或沉吟,或笔录,待她一番说辞陈述完,只微微颔首,劝了一句吉利的好话,便起身告辞走了。

本以为避免不了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审讯,不曾想如此轻拿轻放,左思右想只能是忌惮国公府威势,又同情她病重。

时姈心底犹有不安,要不是怕大理寺与东宫暗中盯梢,她现在就要派人去孟府打探一番,比较看看那边的审讯是否也这般平和。

第二日,评事们又上门了。

同昨日一样的陈述要求,只是多了几个询问细节的问题。

时姈这下心里有数了。

这不就是审讯犯人的经典手段吗!

无数遍重复证词,寻找漏洞,从而挖掘证词里存在的真实与谎言。

评事们连着上门三日,直至第四日终于被忍无可忍的敬国公遣人赶了出去,原因是小女郎被抬来抬去折腾多日,病情加重,再见客就是送命。

时姈得以拆掉身上纱布,仿佛卸下一身重担。

病情加重肯定没有,但精神损耗是真的大,在屋里歇足了一日,她才坐上肩舆,打算去一趟浮屠舍。

三日审问期间,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人,身着浅绯公服,模样年轻,沉默地隐于一众深青之后,后两日问话都在,却从头至尾不曾有动作,仿佛空气人,说他身份不明有意遮掩,偏又不换下一身浅绯。

浅绯公服是五品官员的规制,在大齐,品级越高的官位,大都是熬资历上去的,那位绯服官员看着顶多二十出头。

时姈厚着脸皮去浮屠舍找老国公答疑解惑。

时慬清早在府里遛了一圈鹅,便在后院的石桌上用朝食,大白鹅乖巧偎在他脚边,也埋头用膳。

见时姈过来,老国公面不改色,张口就是嘲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