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沫心想,若不是没办法,谁愿意三更半夜地工作呢?还不是为了一日三餐?但这个话题如果讨论下去的话估计会没完没了,她挺感激陆北辰给关心她的安全的,即使滨宜的治安一向很好,即使他的话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她还是朝他笑了笑,挥挥手,坐电梯下去。
深夜一点多的街头,大雨倾盆,冷得彻骨,唐沫听着雨水啪啪啪地打在头盔跟雨衣上的声音,把微微摇晃的信念又重新稳了稳,唐沫,别认输啊!
第二天一早到公司上班,行政人事经理就给她公布了公司的方案:新出纳能独立接手项目前,每月给她额外加2000元的补贴。
说实话,唐沫心里还挺失望的,这钱如果能加到底薪里就好了,她每月拿五千多块钱的工资还是太少了。
但有总好过没有,她只能在心里暗自祈祷新出纳不要这么快入职啊,起码给我多拿两个月的补贴行不?
不过唐沫这人的个性就这样,既然公司已经表态给了她补贴,那她办起事来就不会再含糊,桌子上一尺高的单子,她照往常一样的速度刷刷刷地处理完了。
谭剑灵虽然不满她撂挑子的行为,但对于她的工作效率却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唐沫这个人胆子大,但心细如发,干活干净利落脆,丝毫不拖泥带水的,而且记性超好,几个月前处理过的事问到她,她不用翻电脑也能随口就回答出来,业务非常熟练,普通的新人两个都比不上她一个的效率。
照例忙到六点二十下班,唐沫算了下时间,觉得这个月也算是加薪了,难得奢侈一把,在市场上买了条一斤左右的鲈鱼,一把青菜,准备回家做饭,结果在她住的农民房小区门口遇见了一个熟人,而且还是那个熟人先看见她的。
一见到她的电动车,地产中介齐琳兴奋地朝她挥手:“沫沫姐,总算等到你了。”
再次看到齐琳,唐沫有点心虚:“琳琳,你怎么在这里?”她手机号码换了之后,齐琳应该联系不上她了,所以才会在她的小区门口堵她,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等多久了。
齐琳是地产中介,唐沫从找房子到看房子到决定买房子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齐琳一直都非常耐心地帮她解决各种问题,特别是唐沫的钱不多,又想买到地段好价格好装修好交通还方便的房子,齐琳真的做了非常多的功课。
两人年纪相当,处成了不错的朋友,结果交易没有完成,唐沫没办法给她带来业务提成,觉得浪费了她的时间跟精力,所以不好意思见她。
齐琳非常高兴的模样:“沫沫姐,我们找个地方聊一聊吧,我有一个坏消息跟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但总体来说算是好消息。”
找个地方聊一聊?唐沫看了一眼手里的菜,她问道:“你吃饭没有?”
齐琳老实地摇了摇头。
唐沫道:“那刚好,上车,回我家,我做给你吃。”
齐琳跟唐沫已经很熟了,也不客气,直接坐上了她的后座,小电驴超负荷,驶得老慢,但因为已经在小区门口了,离唐沫的出租屋也就百来米的路程,一下就到了。
回到家,唐沫手脚麻利地处理鱼,刮鳞画花刀,切了几片姜放在表面,然后放进锅里蒸,齐琳在小客厅里帮忙择青菜。
唐沫的出租屋350块钱一个月,总共就12平米左右,小小的厨房里放了个单灶,还有个小小的水槽,只能站一个人,齐琳要择菜就只能坐在小客厅的沙发上择。
鱼蒸了十分钟就好了,唐沫把蒸鱼水倒掉,姜撇掉,切了几根葱丝在上面,用热油激发,再倒上蒸鱼豉油,一股鲜甜的香味登时充盈在小小的空间里。
唐沫又打开冰箱,还剩下两个鸡蛋,她放进碗里放水搅了搅,又放到锅里蒸,然后开始洗齐琳择好的青菜,等鸡蛋羹蒸好后,她在上面撒了把葱花,又用热油激发葱香味,倒了点酱油,叫齐琳帮忙端到桌子上,自己则麻利地拍了几瓣蒜,迅速炒了个蒜绒青菜。
三个菜,二十分钟左右就做好了,等青菜端上来,最早蒸好的鱼还散发着热气。
唐沫给齐琳装了满满一碗饭:“快吃,不然等下菜就凉了。”
齐琳是做地产中介的,也是体力活,饭量一向大,两个人十分钟左右就把三个菜吃得精光,捂着胃坐在沙发上消食。
齐琳满足地叹了口气:“沫沫姐,你做饭真好吃啊,我看你做饭好快哦,三个菜不到二十分钟就做好了。我若有这样的速度,也不至于天天都要吃外卖了。”
唐沫扯了扯嘴角:“这都是练出来的,努力一把,你也可以。”
“对了,正事还没说呢!这个给你。”齐琳从她的包包里拿出了一个文件袋递给她。
“这是什么?”唐沫好奇地接过文件袋,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本朱红色的户口本。
户口本?她疑惑地翻开户主那一页,吃惊地发现竟然是自己家的户口本,她傻眼:“我家的户口本怎么会在你那里?”
齐琳就叹了口气,眼里泛起同情之色:“里面还有一封信,你读完再说吧。”
唐沫又翻了一下,一张折叠的A4纸从里面掉了出来,齐琳不好意思道:“因为这封信是夹在这户口本里面的,也没装信封什么的,我收到快递的时候就打开看了,希望你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