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文四年——上京城
初春的清晨,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地上,潮湿的地面显现出昨夜下过雨的痕迹,空气中仍带着一丝寒意。
“包子!刚出锅的热乎包子!皮薄馅大!~”
“糖葫芦~不甜不要钱!”
怀远街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打破了宁静。
一个眼遮白绸,身着玄衣的年轻女人从怀远街后的小巷子里缓缓走出,闻见包子摊扑鼻而来的香味,她轻转方向往包子铺走去。
“要两个肉包子。”向阳掏出两个铜板递给小贩。
“好嘞!客官稍等!”老板收下铜板,麻利地用油纸包起两个包子。
向阳接过包子,走向怀远街头的小摊。
她熟练支起摊,将一旁收起的布杆竖起。
破旧的竹杆笔直立起,上面挂着一截泛黄的布,上书“算命”二字,那字体苍劲有力,筋骨俱备。
向阳坐在一旁,掀开包子上的油纸,低头咬了一口。
包子表皮松软,一口下去嘴里灌满汤汁,咸香的肉馅增之一分太腻,减之一分太柴。
她的眉眼舒展开来。
不知不觉解决两个包子之后,她意犹未尽地舔舔唇。
掏出手帕擦了擦手,突然身前一片阴影笼罩。
“你就是王大娘说的算命很准的人?”来人大嗓门问道。
她身穿蓝布褂子,体格健壮,头上布巾挽起头发,此时正一脸狐疑地打量向阳。
向阳闻言抬头望去。
张淑看着双眼遮着白绸的向阳一脸嫌弃,“还是个瞎子?”
心里的期待值直线下降,转身就要离开,又想到什么生生顿住脚步。
“夫人不妨尝试一下,在下未尝不能如夫人愿。”向阳见她停下脚步,手搭在桌上的纸上,向前推了推。
她猛地转身坐下,恶狠狠地盯着向阳,“要是让我知道你是个骗子,看我怎么收拾你!”
“童叟无欺。”向阳微微一笑,“夫人是要为自己算命?”
张淑眼睛骨碌一转,“我要算姻缘。”
向阳脸上笑意不变,“夫人,我只算‘命’。”
她加重了“命”字的读音。
张淑看着她笑意不变的脸,后背不知为何忽然起了一丝凉意。
她略微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那,那就算我的命。”
又想到什么,高傲扬起了脖子,“算我能不能当上那什么诰命夫人。”
说着甩了几个铜板到桌子上。
“请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向阳收起铜板,点了点桌子上的纸。
张淑低头看看桌上的黄纸,眼里闪过一丝羞怒,拍案而起,“你什么意思?!”
向阳姿势不变,不慌不忙地改口,“夫人既不愿透露姓名,黄纸上勾画几笔亦可。”
转眼间便为张淑寻好理由,掩盖她不识字的尴尬。
“哼!我才不跟你这种神棍互通姓名。”张淑冷哼一声,一屁股坐下,抄起一旁的笔在纸上胡乱勾画一通后随手扔在一边。
向阳拾起桌上的笔摆好,又拿起黄纸细细端详。
她久久不语。
张淑有些不耐烦,“你到底懂不懂啊你?我看你真是个骗子!”
向阳敛起笑意,缓缓开口,“为善作恶各自招,此卦藏有生死之谜。”
“呸呸呸!什么东西!不会算你别瞎算!”
她脸色大变,“我夫君可是秀才公!今次就要科考,我就是未来的诰命夫人!”
向阳面色不变,“这,就是‘命’。”
张淑“噌”一下站起来,哐哐砸了几下桌子,指着向阳大骂,“你这个神棍!我和我夫君好好的,你居然咒我们死?”
周边路人听见骂声纷纷转头看过来。
张淑骂骂咧咧,“我呸!哪来的臭丫头算命,我居然信了王大娘的话。”
她朝一边吐了口唾沫,扭头怒气冲冲的走了。
向阳理了理凌乱的桌案。
经此一闹,周边安静极了,只是更没人来找她算命了。
待静坐一上午后,天气有些昏暗,向阳抬头看了看天,乌云遮住了太阳。
怕是要下雨呢。
她突然有些想吃怀远街后面那家馄饨了。
向阳收拾了一下摊位,往那个方向走去。
卖馄饨的是一位孤寡老人,老远看到向阳这位熟客,“姑娘今天还是老样子吗?”
“嗯。”向阳笑着点点头,“麻烦老人家了。”
“今儿姑娘可有口福了。”老人指了指身后案板处,神神秘秘道。
向阳说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一个高大的青年站在案板前,旁边放着的竹帘上已经放了几排馄饨。
她有些诧异,“您雇了工?”
“那可没有。”老人呵呵笑道,“这小伙子上午来我这说要替我干会活,还不要工钱。”
“从和面、调馅到下锅,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我尝了尝味道,比我这做了几十年的还好哩。”
向阳听的有些感兴趣。
“小伙子,一碗馄饨。”老人吆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