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各个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出。
月中,陈漾的通知书寄到了家里。
反常的是,余雅看见了却并没有发火。
而是异常冷静的问陈漾,毕业了准备留在哪儿。
陈漾没给出一个答案。
母女俩不欢而散。
上辈子,余雅在看到了录取书以后很生气,还一直问学校老师能不能改。
到最后,用极端的方式让陈漾毕了业必须回江城。
陈漾妥协了。
所以工作室落在了江城。
偶尔她也还是会害怕。
害怕余雅重蹈覆辙。
害怕在再某个午夜惊醒。
而现在陈漾是想走一步看一步。
也没说一定会在哪儿。
江纪野的通知书也如期而至。
因为要军训,开学时间在八月中。
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月的假期。
这一个月偶尔陈漾会和江纪野去江城一些很少人知道的景点。
然后他们在那儿度过一下午或者一上午的时间。
看云卷云舒,看茂密竹林,爬很高的山。
然后从山顶俯视一整座城市。
江城是拥有很多年历史的一座城市。
几千年来,诞生于这里的名人数不胜数。
古迹遗址也很多。
天气太热的时候,陈漾就和江纪野待在乐音。
抱着元宵听江纪野写歌弹琴。
日子晃得很快。
某天陈漾和江纪野路过工作室的十字路口。
信箱里塞了不少小广告,
陈漾一反常态的上前。
她看了看,没有那张明信片。
“怎么了?”江纪野走上前来。
陈漾重新塞了回去,那道门依旧紧闭着。
陈漾摇了摇头说没事。
他们走到街角的文创店里。
店里挂着很多明信片。
陈漾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明信片,突然说,“要是有人每年给你寄一张明信片是什么意思。”
江纪野沉默了一下,指了指他面前的卡片,“这种?”
陈漾看过去,那张明信片恰好也是一张照片,不过背后写的字是一段情话。
“什么都没写,就这样一张照片。”她说。
只是一张风景照。
“一两张可能是寄错了,但是如果持续很多年的话,”江纪野还没开口,文创店的老板走了过来,“或许是很重要的人呢。”
他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在我这里写这种明信片的一般都会寄给自己的朋友或者恋人。”
老板拿了两张明信片过来,“两位要写一张吗?”
陈漾接过。
她手里的照片是一张江景。
老板像是突然记起,在两人接过后补充,“我们这里也可以延时寄出,比如你想寄给几年后的自己,但不能超过十年。”
老板说完便回了前台。
文创店里风铃悠悠。
几个女孩结伴进来了。
陈漾看了看手里的明信片,正想问江纪野写什么。
却发现对方已经开始写了。
写的也不多,就两行字。
陈漾没细看。
想了想,她终于动笔。
……
七月初余雅和陈世明正式离婚,那之后陈漾便没见过陈世明了。
只不过,从前一个月也见不到几次。
余雅似乎是想用工作麻痹自己。
连着一个月经常出差,也不常回家。
但还是会给陈漾发消息。
问她有没有好好吃饭,就算是假期也不要荒废。
八月二号,陈漾接到了陈世明的电话。
让她晚上一起吃顿饭。
原本陈漾想和往常一样搪塞过去,但这次陈世明态度却很强势,让她必须过去。
陈漾再不情愿,最后还是答应了。
只是一顿饭而已。
晚上,她按陈世明给的位置找到了饭店。
推开门的时候,也不曾想这顿饭不止他们两人。
圆桌上,还有另外两个身影。
看清后,陈漾停在了包厢门口。
还是陈世明喊了她一声,陈漾看了他很久,才坐下。
离三人很远。
“这是你妹妹,这是你谭阿姨。”陈世明像是没看出陈漾的表情,介绍着。
谭文玉笑的很温柔,“阿漾你好。”
她看着比陈世明小了不少,还费了不少力气保养,看着就更年轻了。
谭文玉穿着浅色的长裙,长发披肩。
走的是温婉大方的风格。
和余雅很不同。
旁边那个陈漾匆匆见过一眼的女孩也开了口,说话很甜,“姐姐你好呀,我叫陈希。”
一家人看上去其乐融融的,而陈漾是那个融不进去的外人。
她迟迟不开口,陈世明有些不高兴,刚想说些什么。
谭文玉开了口,“没事,阿漾和我们还不太熟嘛。”她很贴心的说,“阿漾你要不要过两天来家里看弟弟。”
善解人意的角色她扮演的很好。
陈漾看了她一眼,又看向陈世明,终于说,“爸,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你能有什么事,把饭吃完了再走。”陈世明觉得陈漾拂了他面子。
陈世明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陈希在旁边帮腔;“姐姐你不和我们一起吃饭了吗?”
陈漾不想再看下去这场表演。
她起身,连称呼都不想再叫,“我还有事,你们慢吃。”
说完她径直离开了包厢。
刚走到饭店门口,陈漾在一片雨幕中看见了撑着伞的江纪野。
接电话时他就在旁边,虽然陈漾说了可以一个人,但他还是来了。
身后有声音叫住了陈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