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漾想起刚刚那个女孩说的话,脚步慢下来,落后了江纪野几步。
门口风铃响起,江纪野推开门下意识等身后的陈漾。
就见陈漾还未走过来。
不等他开口,陈漾回过神出了门。
风铃哗啦啦的响。
刚刚在步行街口两人还买了冰奶茶,陈漾喝的很慢,最后剩了不少拿在手里。
结果江纪野看见了却主动拿过去了,说他先拿着,想喝了再给她。
江纪野身型优越,若只看脸的确像是哪家的少爷。
此时手里却提着大大小小的东西。
陈漾偏头看过去,不由自主的又想到刚刚那女生说的话。
陈漾其实是一个对身边人情绪很敏感的人。
有时候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陈漾往往都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但也被于忻吐槽过,说她是对除了喜欢的情感都很敏感。
于忻说很多对她有好感的人就是被她的“察觉不到”劝退了。
但陈漾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的人。
值得被别人喜欢的人。
烈日渐渐上升,两人走出步行街。
准备找家店吃午饭。
陈漾边走边看着,路旁树荫下有一家面店。
看装修已经开了很多年了。
门敞开着,陈漾偶然一瞥没想看见了熟人。
“那个是不是火车上的老婆婆。”陈漾指了方向问江纪野。
江纪野顺势看过去,的确是。
两人走过去,店面不大,此时里面还没什么人。
听见声音,老婆婆停下擦桌子的手看向门口。
见到熟面孔,脸上一下就笑了起来。
“哎呀!这么巧的呀!”老婆婆招呼着,挥手让两人进来。
“刚刚走到这边,也没想到这么巧。”陈漾笑着说。
老婆婆很热情,让两人坐下。
“这家店是我开的,你们吃饭了吗?”老婆婆眉眼很高兴。
店里虽然处处透露着年代感,但被老婆婆打扫的很干净。
陈漾笑着摇了摇头,“午饭还没吃。“
与此同时,日光穿透云层正好洒落在店门口,伴随着一道少年的声音。
“奶奶,没买到小菜。”
两人循声看过去,少年穿着简单的短袖长裤,个子很高,发色被日光染成了金色。
许久未见的一双桃花眼里还满是少年意气。
是十八岁的沈燎。
见到奶奶和两个人坐在一起,少年走过来。
“没买到就算了,你坐”老婆婆对陈漾和江纪野介绍,“这就是我孙子,今年也刚高考完。”
“阿燎,打个招呼。”
少年没推辞,点点头顺着说了一句,“沈燎。”
两人打了招呼。
沈奶奶在旁边说,“我在回来车上认识的两个孩子,和你一样也是刚高考完来宁城玩的。”
谁也不知道巧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陈漾想。
回到过去不仅认识了江纪野,没想到还能见到少年时的沈燎。
陈漾不知道沈燎具体出道的时间,但也听宋雨雨说起过应该是在他二十岁左右。
算算时间也就还有两年。
彼时沈燎眉眼间还不似经年以后那般成熟,意料之外的是,沈燎似乎还是个自来熟。
沈奶奶拉着陈漾说话,讲宁城大大小小的地方,讲这家面店开了很多年了。
而一旁沈燎原先还抱着试探的意思问江纪野话,生怕两人是什么骗子。
后来放松下来和江纪野聊了几句发觉两个人都对音乐有兴趣。
两个人聊的起劲,沈奶奶见状给陈漾讲,“阿燎从小就喜欢搞音乐,倒是没想到小江也喜欢,我们这还真是有缘呀。”
陈漾笑笑附和。
不一会儿,沈奶奶就去了厨房。
一旁沈燎都和江纪野交换了联系方式,“你大学报的哪儿?”
“宁大。”江纪野说。
沈燎挑了挑眉,“什么专业?”
“计算机。”
“那你成绩还挺好的,怎么没报音乐?”
“就当□□好了。”
沈燎点点头,倒没说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
沈燎说他再过两个月就要出国了,也算是和江纪野叫了个朋友。
沈燎话落,又问陈漾。
听见和江纪野一样的答案,看了看两人不知道想了什么。
“那你们俩还挺好,我到那边就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了。”
江纪野笑笑,说都得慢慢熟悉。
聊着聊着,沈奶奶就把面端出来了。
四人一桌,沈奶奶放的料很多,问陈漾和江纪野味道怎么样。
两人都说很好吃。
“吃得惯就好,你们以后来这儿上大学也可以常来,不吃面来这儿玩也行。”沈奶奶说。
年纪大了人总喜欢热闹,光临面店的大多都是老顾客,一天见来见去都是熟面孔,沈奶奶却很珍惜。
她说这个年龄了,见谁都是见一面少一面。
“奶奶,咱可是长命百岁的好吧。”沈燎一听,不正经的接了一句。
沈奶奶笑笑,“行行行。”
小小店内欢声笑语一片,四人刚吃完没多久,店里就进了客人。
沈奶奶熟练招呼着,回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