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罩房,温思月服侍贾迎春用过晚早膳之后,她才跟贾迎春说薛宝钗的事。
“姑娘,奴婢去厨房取膳的时候听厨房的人说,薛太太和薛家大爷送薛姑娘进宫参加小选了。”
薛宝钗参加小选的事,没什么不能说,这会说不定府里主子都知道了。
也因为这事能说,温思月才会跟贾迎春说。
贾迎春下棋的手一顿,她停下抬眸看着温思月问:“今儿什么时候了?什么日子?”
贾迎春又补问了一句。
温思月:“今儿是三月初五了。姑娘,您问这做什么?”不明白贾迎春是什么心思。不明白贾迎春为什么突然问日期。
贾迎春放下手中的棋子,看向屋外,她幽幽说道:“三月初五了。再过几个月,就该我进宫参加选秀了。”
温思月抬眸看了贾迎春一眼。贾迎春脸上的神情不悲不喜,让人看不出她的心思。
在方嬷嬷教导贾迎春规矩不久,贾赦就已经告诉贾迎春,今年她将参加大选的事。贾迎春没有反抗,她默默接受了。
也不知是因为她不想反抗,还是因为她习惯了被安排。
贾迎春一开始学规矩时就很认真,知道要参加大选这后,她的态度也没变。
温思月也猜不出贾迎春的心思。贾迎春明明年纪不大,但却从来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她总是那副不悲不喜的菩萨模样,让人根本猜不出她的心思。
这不免让人觉得她心思深沉。只是贾迎春平时又跟个木头似的,整天不是躲在屋里下棋就是看书。她从不主动与旁人来往,平时也寡言少语,更不曾做过什么。
这倒是与心思深沉完全相反。
总之便是觉得自己有几分聪明的温思月也看不透贾迎春的心思。也正是因为如此,温思月服侍贾迎春时加倍小心,更是隐藏自己的小心思和小习惯 。
温思月在面对贾迎春时,比面对贾赦时谨慎多了。
有时温思月都忍不住想,或许贾迎春比贾元春更适合在宫里生活,若是贾母培养贾迎春或许会比培养贾元春收益更大。
贾迎春的话,温思月不好接。她干脆不说话。和贾迎春聊天,贾迎春是能一句话把天聊死的人。
温思月不接话,贾迎春又继续自己跟自己下棋。看她的样子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好像刚才说参加选秀的人不是她。
温思月看贾迎春下棋,她默默退出去去煮茶,唤绣橘来服侍贾迎春。
贾迎春曾教温思月下过围棋,温思月自然是聪慧的,一点就通。不过温思月在贾迎春面前藏拙了,她只跟贾迎春下过一次棋,之后就再也没有再和贾迎春下过棋了。
因为温思月觉得贾迎春那双眼睛,能把人给看透了。温思月怕经常和贾迎春下棋,贾迎春会看穿她的心思。
中午贾迎春午休,温思月出去找丫鬟聊天,顺便打听薛宝钗的消息。
为了听八卦,温思月绕了老远的路,去荣国府最后面,靠近后街的梨香院后面的后门跟看门的婆子聊天。
温思月经常趁着休息时偷溜出府买东西,后门看的几个婆子就是温思月用钱砸出来的关系。这几年她可没少投喂守门的几个婆子。
这世上就没有钱不开的门,要是砸不开那就只能说明你的钱不够多。
被打到后门来看门的婆子,都是在府里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怎么好用的人。只能给她们安排守门这样月钱不多的苦差事。不过虽月钱不多,但也比谋不到差事的强。
荣国府历经贾源,贾代善到贾赦贾政,历经三代也算是百年世家了。百年来荣国府的家生子已经是极庞大的数量了。不少家生子被安排到了荣国府在全国各地的庄子园子;但留在京城的人类还是非常多的。
尤其是家生子不断生孩子 ,人数越来越多。
荣国府需要进府的当差的下人就那么多,家生子那是供过于求;所以并不是人人都能在荣国府谋到差事。
温思月和看门的婆子们聊天,从婆子们那知道,她们每个月领了月钱,还孝敬管事呢。真正到手的钱并不多,这也就不怪东大院的钱婆子会为了钱给贾母当探子。
这也是为什么温思月的钱不多却能砸开后门看门婆子的门的原因。
“田妈妈,我又来了。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温思月举着从厨房那花半两银子买来的一只烤鸡和一壶浊酒。
荣国府的普通下人,也只能喝浊酒。
“哟,绣桃来了。”田婆子看到绣桃,那老脸都笑成菊花了,“快过来过来。”
温思月过去烤鸡和浊酒给田婆子:“田妈妈,烤鸡和酒都热乎着呢,你快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