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思月哄得王嬷嬷母女高兴,母女俩也十分满意的温思月的识趣。
温思月见差不多便主道:“嬷嬷,过一会姑娘们就该下课回来了。到时三姑娘四姑娘会和二姑娘一起回来,您看……”
温思月目光落在王素馨身上。
王嬷嬷听了脸色立即就变了,腾一下站起来:“时辰不早了,我们先回去。等下午我再来看姑娘。”
“馨儿,我们走。”
王嬷嬷招呼王素馨离开,王素馨正被温思月奉承得开心呢,哪愿意离开。
她带着不情愿的语气说道:“妈妈。妈妈,我想再坐会……”
“不行,你赶紧跟我走。三姑娘要回来了。三姑娘可不是二姑娘……”
王嬷嬷拽着王素馨离开,温思月在母女俩身后小声道:“呸!欺软怕硬的狗奴才。我早晚收拾你。”
虽然贾探春和贾迎春一样都是庶女,都一样不受待见。两人的奶娘都不是好东西,贾探春的奶娘周嬷嬷也和王嬷嬷一样给贾探春洗脑打压贾探春,想将贾探春给养成和贾迎春一样。
可贾探春的性格完全不受奶娘周嬷嬷的影响,她似乎是天生就很主见,而且行动力很强。
在温思月进荣国府那一年冬天,贾探春的奶娘周嬷嬷就因为吃酒醉倒在雪地里。被人发现时,人都已经被冻僵了,都快断气了。被送回家后没多久就病死。
贾探春就亲自去求贾母不要再给她赐奶娘了。打的还是与周嬷嬷主仆情深,不忍伤怀的理由。
还说什么顾念周嬷嬷的哺育之恩,求贾母将周嬷嬷一家给放籍出府,回归故里。
贾探春说这事时,贾宝玉也在贾母身边,他替贾探春说了话,贾母被贾宝玉哄得高兴就答应了。
为了表示自己重情义,贾探春还将自己积攒的全部月钱十八两银子给了周家人。这事府里上下还有周家人都知道。
贾探春每月月钱二两,那年贾探春五岁。一年十二个月,一年就是二十四两银子,五年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贾探春吃穿嚼用都是府里的,不用另外出钱。
五年下来,贾探春攒下的月钱就只有十八两银了,剩下的一百零二两银子去哪了。这下不用说,大家心里都知道。
这事传出去之后周家人也都不敢闹事,周嬷嬷的丈夫带着儿女灰溜溜的出了荣国府,离开京城回老家去了。
周嬷嬷的家人被放籍出去,离开了京城;贾探春便是为自己彻底绝了后患 。因这事贾探春还得了个重情重义的好名声。
温思月怀疑是贾探春出手除掉了她的奶娘周嬷嬷。府里下人中也有聪明人,也不少人也都猜测。贾探春这一出手,可谓是镇住里了府里的下人,府里就短了贾迎春的份例,也不敢短贾探春的份例。
府里下人也都敬着贾探春,贾迎春的奶娘王嬷嬷更是见着贾探春就跑就躲。
不过这事到底是惹得王夫人不高兴,罚贾探春抄了百遍经书。贾探春才五岁啊。贾母似乎也有警告敲打贾探春的意思,对王夫人罚贾探春,贾母直接无视了。
贾探春倒是甘愿受罚。若是换成温思月,用抄百遍经书换除掉想控制自己的周嬷嬷,温思月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