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峥没有和他讲过造反的具体原因,但是相处下来,顾棠多多少少猜到了一点。
和他那个救命恩人——宁王有关。
其实顾棠也有疑惑过,谢明峥为什么不选择替宁王平反,而是真的造了反。
但后来再仔细想想,就顾启那罄竹难书的事迹,让他选,他也觉得造反比较省时省力,还能造福百姓。
顾棠不是古人,不钻那个什么堂堂正正的牛角尖。
史书是胜利都书写的,只要谢明峥愿意,宁王在后世的名声想多光芒万丈就光芒万丈。别说宁王谋逆是假的,就算是真的,就顾启那德性,他也不会留下什么骂名。
“宁王于我而言,不仅仅是救命之恩这么简单。”谢明峥提起宁王时,表情总是很复杂,“他救了娘亲和我,将我养大,育我成人。”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宁王,就不会有现在的谢明峥。”
“可偏偏他最需要我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做不了。”
顾棠能明白,谢明峥得知宁王满门被斩时肯定很愤怒、很懊悔,可他已经杀掉了罪魁祸首,难道还不够吗?
人死如灯灭,就算再泼天的富贵,也送不到地府啊。
“不够。”谢明峥又抿了口茶水,“我要把属于宁王的东西,全部还给他。”
“这天下,本就该是他的。”
“可宁王已经死……”顾棠忽然闭上了嘴巴,他脑海中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那个女人和宁王有关?”
“她叫安仃,”谢明峥沾了下茶水,在桌上写下这两个字,“拆开后重新组合下,就是宁、女、人,便是宁王之女。”
“这是她给自己取的名字。”
谢明峥遇到安仃是巧合,他没认出对方,但是安仃认出了他。
安仃是宁王最小的女儿。
她出生的时候身子弱,差点夭折。算命先生说,是因为她受不住王府的富贵,建议将他送给寻常人家养育,等大了再接回来。
将皇亲贵胄送到平民家中,是件不体面的事情,所以,宁王便对外称这个小女儿病故,实则交给了常给王府送菜的农家抚养。
也正因如此,顾启在抄家的时候,把安仃落下了。
那对夫妇并不知道安仃的身份,只当她是宁王捡来的孩子。
北方战乱多,宁王救过许多无家可当的孩子,有养在自己府中的,也有送养给别人的,所以他们从未多想。
宁王身亡后,他们便带着安仃迁居到白石镇。
一方面,他们的银钱不够长途奔波;另一方面,奉命抄王府的人,并没有对宁王收养的孩子们赶紧杀绝;所以,一家三口并未躲得太远。
“我和她未曾见过面,她也是从别人口中得知了我和宁王的渊源。”谢明峥回忆道,“她没有来找过我,直到有一次我因公路过白石镇,在茶摊前遇见了她。”
“简直就像是上天安排似的,给了我偿还恩情的机会。”
顾棠疑惑道:“你怎么确定她真的是宁王血脉?”
“宁王所有的孩子出生时,都有一枚定制的长生锁;其次,宁王给孩子起小名时,是按他极喜爱的一首诗来排的,名字
对得上;最后,我听宁王提过小女儿的事情,年龄也对得上。”谢明峥道,“而且,她的相貌和宁王有几分相像,应该错不了。”
“让我假怀孕,就是为了让她的孩子变成皇位的正统继任者?”
“是。”
顾棠对此倒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那,那她的孩子是谁的?”
话语之间的醋味,简直要溢出紫薇宫了。
谢明峥闻言先是愣了下,随即笑道:“我好像忘了和你说,安仃遇到我的时候,已经成亲了。”
“和白石镇的一个秀才,孩子自然也是他们二人的。” “那你大可以等安仃有身孕后,光明正大的迎娶她,让她做皇后,这样不是省了许多事情。”顾棠酸不拉唧道,“何必绕这么大一个弯子?”
“你后面总归是要把孩子接到宫里,总不能让他们母子分离吧?”
谢明峥的表情有些尴尬:“嗯,后面确实需要给安仃一个合适的身份留在宫中,之前是打算安排你难产身亡,让出后位……”
“你倒是实诚,”顾棠撇了下嘴,道,“那现在呢?”
“现在,你什么时候当腻了皇后,她便什么时候接任。”谢明峥说这话时声音都小了许多,生怕惹顾棠不高兴,底气不足道,“你若愿意在宫中陪我十年,我也可以让她先做皇嗣的乳母。”
顾棠用鼻子哼唧了一声:“所以,一开始干嘛搞得这么麻烦?”
谢明峥叹了口气道:“为了给他一个既是前朝唯一皇族又是北梁正统继承人的身份。”
归功于顾启的残暴,他没有任何兄弟姐妹还存活于世,子嗣只剩顾棠顾夷兄妹俩。若这两人亡故,顾夷的孩子便是前朝唯一遗孤。
若有人想打着光复大梁人旗号造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累死谢明峥,扶太子登基。
而谢明峥只会有这一个孩子,支持北梁的官员唯一能做的,也是扶太子登基。
这法子换其他兄弟姐妹多的皇族肯定是屁用没有,好就好在顾启杀完了,谢明峥又没打算要“二胎”。
顾棠听得是瞠目结舌:“你想得还真是长远。”
换言之,同样意味着谢明峥从未打算长久把持朝政,才会用如此迂回的方式替新君扫清隐患。
顾棠揪了块糕点塞进嘴里,忽然又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虽然你计划只要一个皇嗣,但是,万一安仃第一胎是个女儿呢?”
谢明峥见顾棠人模样不像是生气,心里踏实了不少,回答时便显得格外从容:“无妨,纵观前朝,又不是没出过女帝,最多是多费些功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