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八人先后来到学院门口的时候,他们发现,大师对他们的惩罚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于双有理由怀疑大师之前各种挑刺就是为了给惩罚找借口。
八个用竹子编织而成的竹筐里放着大小不同的石头,每一个竹筐上都有背带并且写着名字。唐三和戴沐白的负重是十五公斤,小舞、朱竹清和马红俊的负重是十公斤,于双、宁荣荣和奥斯卡的负重是五公斤。
其实真的算起来,于双的体力其实要比奥斯卡和宁荣荣高出不少的,不过她因为吸收魂环之后也不会被“催熟”完全按照普通人的生长规律来,明明是同龄人看起来却要小三四岁的样子。八个人里面,一米五的于双站在里面鸡立鹤群,看起来十分有迷惑性。
背上竹筐,唐三和戴沐白二人率先跑出去,紧跟着两人身后的不是小舞而是朱竹清,而后才是小舞和马红俊、奥斯卡,最后是宁荣荣和于双。
于双也不是追不上,就是对于跑圈这种事情的抗拒是刻进DNA里的,让人有些提不起劲来,保持不掉队算是对于课程最大的尊重了。
过了一会,宁荣荣也鼓着劲跑到前面去了。于双继续慢慢悠悠的跑着,然后不久,和在前面等着的七人再次巨头。
于双:?
看于双疑惑的神情,唐三解释自己的猜测,认为这次是对集体凝聚力的考验。
看所有人都在等自己,于双就知道虽然只是讨论,但是实际上其他人都是认同的。一是,唐三是大师的徒弟肯定对他很了解,二是,很多人对于自己也很了解,比如奥斯卡“我认为唐三说的很对,我们的负重不同,应该是大师刻意计算了我们体力能够承受的极限范围。但是也存在超过极限承受范围的,又又,像我们一个人跑肯定不行的。”
虽然于双觉得自己一个人也可以,但是还是给自己的发小留了点面子没有反驳。于是八人开始一起跑,更像是跑操了。
奥斯卡提议跟着最慢的人匀速跑。
于双想了想,道:“那我们拍成一列跑吧,这样的话还是不要让最慢的领头了,最前面的人可能要更累一些。”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说关于空气阻力这种东西,于双抽象的形容了一下,“跑得快的话,就像逆风,最前面的人是要帮后面的人挡风的。不过最慢的人也不能放在最后面,这样的话容易掉队。”
最后,队形变成戴沐白打头,唐三断后,其他人在中间。于双本来想要在最后面的,但是她最后一句话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他们担心她会掉队。
于双:队友的关爱真的有些沉重了。
在队伍中间听着前后沉重的脚步和呼吸,不自觉的也会变得沉重,即使于双尽力调整呼吸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影响了。
第一圈,正常。
第二圈,累,但是可以坚持。
第三圈,好累啊,想要休息。
第四圈,一杯水根本不够喝的啊,好累好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