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日是全校自由活动的一天。长杆上的音箱广播着各个社团的活动安排。
篮球场铁丝网格边走过穿着校服的女孩,清风吹拂,一地树影在柏油校道上晃动。女孩低头行走在斑驳的光点里,手里抽换着传单。
羽毛球社比赛、观鸟社的外出远足、定向越野的环校奔跑……卢凯卓停下脚步。
这些活动都很好 ,但是——辩论社?
“女频文学是觉醒的催化剂还是对传统的复刻与强化?”诶,这个辩题有意思。
阶梯教室,凉风扑面而来,冲散了赶路的燥热,身体里的沸腾与喧嚣平息下来。
卢凯卓坐下时,台上已经开始了第一轮交锋。
“我方认为,女频文学不是觉醒的催化剂,而是对传统的复刻与强化,理由如下:
从基本框架来说,女频以性缘为第一位进行贴标签与分类、作为过于重要的书写内容与评价标准。比如作为首要标准的言情、耽美、百合、无cp、多元,比如感情经历,比如性.事地位。
而男频无论是玄幻克苏鲁、奇幻仙武侠还是现实官场、军事历史,大都以时空与权力的发生作为关系所在。
爱情与性对于男频来说不过是身外之物,对女频来说却是泰半生命。
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说,女本位发育缺乏条件,先天不足。
以总分榜、霸王票总榜、月度季度榜、大众化指数、收藏数榜单为根据,女本位缺少读作双方市场。
在霸王票总榜单前十中,九本为双男主小说,一本为无cp男主。第一本无cp女主出现在第2939名。
总分榜前二十均为双男主小说;前三十中有二十八本双男主小说;前五十中,有四十四本双男主小说。第一本言情出现在第22名,第一本百合出现在第73名,无cp女主没有上榜。
如果说魅力来自于想象,那么女频的创造力与想象用于塑造双男主与单男主的神话。
从榜单数据可以发现,男人形象之丰盈,无视题材、性格、立场、性向。
神要是他、人要是他、兽要是他。
他们被供奉在神坛之上,哪怕是泥、是恶、是淫,不堪与劣性也能够被追捧和解释,成为有一万个理由继续的深爱。他们的道德空间灵活,角色图谱复杂,是女频一代又一代用趋于无限的资源、爱意、包容与仰视造就的等于完美等于万象的男神、男人、雄性群像,他们诠释、构成了世界中心与为数不多的权力体系。
女主塑造缺乏数量,也缺乏质量,卡在美貌娇软与一众没有脱离传统结构与叙事窠臼的小隙中。极少数优秀作品对比它们身后的庞大基本盘,沙里淘金。”
“女频文学的顶峰不是女性故事,而几乎全部供奉着目不暇接的男性史诗。
‘男性角色,是得到女频追捧的前提。’
是我们在比对双男主与单男主,单男主与双女主后得到的偏好倾向。”
在陈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与作品之后,场上的声音始终平稳清晰,“赋予男性权力,赋予女性失权,最后轻拍她们的肩膀告知:他们会尊重你、保护你、让你盛开。
对她们施予同情,再塑造部分或几个优秀的第二性聊以慰藉,是由数据显示广为认可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