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游离最是 > 第14章 角度

第14章 角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和谐的画面维持不过三秒。

“慢点行吗?我没吃早饭。”钟浅晴快跟不住了。

“你没看公交车过来了吗?”路行云拉着钟浅晴的胳膊,快速走向公交车站。她比钟浅晴高了得有10厘米,大长腿一步顶钟浅晴两步,钟浅晴这个小碎步倒的跟“灬”似的。

“慢点儿!又不止一趟车!”钟少女干脆恢复到正常走路的速度,路行云感受到拉的阻力,回头看了下钟浅晴,放慢了脚步。

那就慢点儿。

终于俩人还是多等了一趟公交。

“真不知道怜香惜玉!”坐在车上的钟浅晴嘟囔,然后就往路行云身上靠。心里想着,姐妹关系也挺好的,能肆无忌惮。

俩人各种磨蹭加上等车坐车,到步行街时已日出中天,远处的白云都已飘到脑袋顶上,穿着大短裤的路行云感受到一丝凉意。

“吃什么?烤鸭,炸酱面,炒肝包子,还是涮羊肉,烤肉,卤煮爆肚?”

“你报菜名呢?”钟浅晴无语,俩人讨论午饭讨论了一路,仍然没决定出来。

“要是有个色子就好了,选择也太多了。”

“炸酱面吧。”还是钟少女最后拿了主意,“吃便宜点,衣服能多买一件。”

“可以啊,挺会过日子。”

钟少女没看路行云,朝炸酱面馆的方向走,她才不要回头。

因为她,又莫名其妙的,脸红了。

……

“两碗炸酱面,一份炸灌肠,一份果仁菠菜。谢谢。”两人进了面馆找了个角落的位置落座,路行云点完单,倒了两杯水,眼睛扫了一下这个面馆。

古香古色,年代感十足。雕花木窗,木柱木门,木桌木椅。一层是大厅,向里延申,都是散桌。檀木色楼梯上二层有个小平台,一圈走廊,中间镂空,两侧都是包间。服务员穿成店小二的模样,托着个木盘子,急急忙忙的穿梭在走廊中。

小平台下方是一楼的表演区,有把椅子旁边放着二胡,人不在。旁边跨过向更里延伸的窄过道,对称的位置有一个场面桌,看样子平时会有说书的或者说相声的。

“先去洗手吗?”路行云指了指那个窄过道,她看见了卫生间的标志。“也可以去上面的那个,人少。”

“那我先去。”

钟浅晴起身去洗手了,大厅里人越来越多,慢慢的就坐满了。有住附近带孩子的老人,有大包小包购物的潮男潮女,有手拿新款相机旅游的游客,还有身着工服的商场工作人员。一个复古气息浓郁的传统面馆,好不热闹。

上帝在创造路行云的时候,可能给她的好奇心下猛药了。她喜欢观察周围的环境,喜欢看人生百态。无聊的时候,会去揣摩陌生人的心思,那个人在想什么,这个人又要去哪里,我要是他现在面临什么,会怎么做。对熟人倒是不会,原因很简单,太了解,勾不起她的兴趣。

“又想什么呢。”钟浅晴洗手回来看见路行云又出现那种发愣的状态,估摸着应该是附了别人的魂儿了,正自嗨似的角色扮演呢。

“没什么。”路行云把自己从隔壁三桌的老奶奶身上拉回来,她不想让钟浅晴知道,她在模拟人老了以后的心态。

钟浅晴也不想多问,反正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要拉二胡了,快看。”

一个年轻瘦弱的二胡演员坐到了椅子上,路行云猜测他是附近音乐学院的学生,周末打工挣钱挣经验。她没告诉钟浅晴,她返校那天曾经给附近公园打过一个电话,想找一份周末兼职做。但因为未满16周岁,被拒绝了。所以晚上才舔着脸和王雪要零花钱。

音乐声响起,刘天华1931年作曲——《光明行》。

不像那些伤春悲秋的二胡曲目,这首曲子朝气蓬勃,旋律明快,节奏昂扬。钟浅晴撑着个脑袋,表情捉摸不定。她是学钢琴的,自然而然对各种曲目很快就有所感悟。这首曲子曲风很适合这个人来人往,食客络绎不绝的面馆,但是观感不好。

“你不觉得有点吵吗?”

“是有点儿。”

“这首曲子和餐厅很搭,但是和咱们这些吃饭的不搭。”钟浅晴用手杵了杵耳朵。

“有道理。这么说起来,你不觉得咱俩名字挺搭的吗?”这话路行云在钟浅晴家里日观天象的时候就想说,但是一时被钟浅晴“迷”住了,就忘了。

“啊?”钟少女低头脸红,毫无意外。

“晴转多云,多云转晴的,哈……”路行云开始发挥她不着边际的想象力胡编乱造,就这一点来说,耳濡目染的传给了钟浅晴,“你说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是不是故意的啊。”

“……”不想理,脸烫。

“你怎么不说话。”

“……”烫死了要。

“白云行空遇浅阳。”

路行云面带微笑轻声道,她看着钟浅晴,热情阳光,眼神坚定,明亮。

钟浅晴抬头定定的看着眼前16岁的路行云,青春洋溢,真实诚挚,嘴角向上,自信满满。

突然,视线模糊。

……

“我不喜欢!”

“啊?”

“不喜欢这句话。”

“为什么?”

“我一直在,可你会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