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城女篮回到主场,立刻就要面对南部赛区的头名,也是上赛季的总冠军,Q城女篮。
Q城女篮是一支星光黯淡的“平民球队”。在Q城女篮崛起之前,没有人会相信平民球队能走多远,更没有人会把她们和总冠军联系在一起。而正是这样一支没有超级球星的球队,用她们的战术执行力和坚韧的意志,把群星璀璨的“四星战舰”逼入绝境。
这支球队的核心,是唯一能勉强称得上球星的全明星替补中锋凌鹤。力量好,技术扎实,防守强硬,同时具备了良好的策应和终结能力。在这个小球盛行,中锋位置被逐渐弱化的年代,从凌鹤身上依稀还能看到古典中锋的荣光。
围绕在凌鹤身边的,是一帮同样兢兢业业、朴实无华的年轻人。
不依赖球星,依靠团队作战。不依赖天赋,踏实努力训练。角色定位明确,每一名球员都能发光。这是Q城女篮建队的三条原则,也是她们成功的关键。
Q城女篮“平均主意”的打法也是一把双刃剑。多点开花的进攻常常能让对手的防守顾此失彼,而关键时刻缺乏“箭头人物”,也成为了她们的软肋。“无短板,也无强点”,“遇强则强,遇弱不弱”是球迷们对Q城女篮最好的总结。凭借着稳定的发挥,Q城女篮低调地占据着联盟第一的宝座。
在上个赛季结束之前,没有人会相信Q城女篮能够捧起总冠军奖杯,大概就连她们自己也不敢想象。直到这匹黑马在半决赛的生死战中,通过双加时险胜西部第一的X城女篮进入总决赛,又在大比分0-2落后的情况下,完成大逆转,掀翻不可一世的“四星战舰”B城女篮夺得总冠军。Q城女篮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
陆晨曦仰望着面前的这座“高山”。身处同一赛区,Q城女篮将是G城女篮和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对手之一。
不久前,陆晨曦刚刚见证了队友们的“鬼门关”惊魂。而眼前这支球队,正是上赛季熬战5场,从“妖魔鬼怪”镇守的固若金汤的“魔鬼主场”中带走胜利的平民英雄。
这场比赛,陈苹也来到了场边观战。当然不是冲着上不了场的爱徒而来。她是来看自己昔日的老队友,执教Q城女篮的主教练孟磊。
Q城女篮的战术,有一半是围绕着大中锋展开的。
背身单打,面框进攻,内线投射,护框抢板,凌鹤继承了传统中锋的技术特点。利用凌鹤的高位策应,全队反跑空切,多点持球突分,演化出多变的战术。全民皆兵的打法,让Q城女篮成为联盟最难对付的球队之一。
G城女篮与顶级强队的差距,在这一战中,暴露得淋漓尽致。不是在个人能力上,而是在战术执行力和球员积极性上。
傅承展的静态天赋,在同样静态天赋过人,动态天赋更为出众的凌鹤面前,显得过于单薄和稚嫩。卢静一则是在防守端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进攻变得疲软。杨菱虽然在进攻上还能勉强维持火力,但在防守端却是频频漏人。在Q城女篮的运动战中,G城女篮的防线很快就被撕破。
被方馨桐的一番话洗脑后,陆晨曦竟然也觉得曹文绪越看越像是靠“花钱”走后门才打上主力的。在比赛现场,方馨桐还不停地分析曹文绪的表现,来向陆晨曦证明她的判断正确。
“少说点有的没的,好好看球!注意观察对方的大中锋,她就是你将来的模板。”陆晨曦好意提醒方馨桐。
“说话又不影响我看球。”方馨桐往椅背上一靠,翘起了二郎腿,就差再开一瓶可乐了。
从前有乔霄羽,现在是方馨桐,陆晨曦觉得她的篮球生涯注定是跟叨逼大王纠缠上了。
主场并没有给G城女篮带来多大的优势。双方实力悬殊,比赛很快就打花了。
“方馨桐,你上!”徐铁军突然冲着方馨桐喊道。
“卧槽!什么情况?”方馨桐急忙收起二郎腿站起来,心虚地瞄了一圈身边的队友,最后目光回到陆晨曦身上。虽然声音不大,也不知道在场的其他人有没有听到,总之身旁的陆晨曦是肯定听到了。
陆晨曦迅速收起了惊讶和羡慕,最后,嘴角抿出一丝淡淡的带着祝福的笑意。这笑意在别人眼里算再普通不过了,甚至几不可察,可在方馨桐眼里,却似乎带着特殊的意味……
第一次打职业比赛的方馨桐,脑子是懵圈的。她记得自己在场上往返跑了好多个回合。至于怎么拿球,怎么掩护,怎么防守,那些都像遥远的记忆一般,模模糊糊。
仍然坐在板凳上的陆晨曦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徐铁军,他似乎已经放弃了这场比赛。徐铁军把傅承展叫到身边,对着场上比比划划地说着些什么。
比赛早早就失去了悬念,看不到赢球希望的观众,有不少也早早就退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