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问:“诸位有何高见?”
四下无声。
温环玉:“民兵择其优者或为军中统帅由杨干贞将军调度,或入朝为官由清平官赵善政大人统辖!诸位可有异议?”
“这……”赵善政知道这是想把得罪人的差事都推给自己和杨干贞,她太妃还赢得了君心民心,真是好算计!
“赵卿家可有什么困难吗,或者另荐他人?”太后问道。
赵善政心中暗想两个女人怎么就把他难住了,不能大权旁落,这差事不接也得接。
“没有困难,杨干贞将军那里我会跟他说。”
小皇帝便开口:“众卿家可是都没有异议了?那孤王可拟旨了!”
众人不语,十四岁的少年皇帝,意气风发,颁布了他生平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民强兵,国之大计,社稷之基也。四海部族林立,武备纷繁,各安其所。朕欲整合之,以铸南国铜墙铁壁。今推行民兵制,兼资国防与民生。
一曰编组,年富力强者皆入行伍,依制训练,以备非常。部族首领须同心协力,共襄此举。
二曰训练,正规军老将归乡督导,使民兵能战能守,成我南国之坚盾。
三曰装备,部族首领供其所需,确保训练作战无虞。
四曰经费,国库专项拨出,部族亦应筹措,官吏清廉自守,勿使民财虚耗。
五曰奖惩,优异者荐官,懈怠者严惩,以昭公正。
则东川节度使杨干贞主理,此制推行,虽非易事,然朕志已决,誓成此业。望举国同心,共襄盛举。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原本这项改革是一件好事,奈何杨干贞他不同意,表面上全南国的兵士皆归他统帅,可圣旨下了,兵就都是小皇帝的了。各部族也强烈反对,合着皇上想让自己将精兵奉上给杨干贞,矛盾一触即发。
这天,议事厅里小皇帝和大臣们探讨各部族反对民兵制的应对之策,大门轰然洞开,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铠甲的碰撞声响起。文武百官纷纷侧目,只见东川节度使杨干贞身着一袭黑色战袍,大步流星地走进大殿。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都看穿。
“杨节度使,你擅闯朝堂,意欲何为?”一位老臣壮着胆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