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柏玉还别出心裁的,把五楼多开了几个窗户,全部用上了琉璃窗,既能透光,又显得五层更加精美。
这一层,空间大,东西少,只有几个柜台,沈柏玉还用纱帘隔了几个小隔间出来。
每个小隔间找了会唱曲的少男少女,每隔一个时辰,轮流响起丝竹之声。
看的人眼花缭乱,听的人啧啧称奇。
这下,果真应了沈长河的话语。
来这层楼,买的,就是个氛围感。
想想,精美的环境,精美的瓷器,配上丝竹之声,连带着卖不出去的首饰,身价似乎都高了几分。
若是不买,那就是不懂格调。
毕竟在这种氛围下的首饰,被环境这么一渲染,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沈家首饰铺子,也从来不进质量差的首饰。
不过是店铺的伙计们,掌柜们不知道怎么售卖,才使得明珠蒙尘。
在沈柏玉的百货店铺里,没有太过拉低档次的货品。
沈家其他店铺送来的每样货物,沈柏玉都精挑细选,仔细看过。
沈家进货质量的把控是过关的,售卖不出去,往往是包装和营销手法的问题。
所以,沈柏玉加大了这块的打造力度。
每层楼,沈柏玉还配备了进口,出口,上楼,下楼,四个不同的渠道,确保人流量不会太过于拥挤。
上下楼的顺畅,也使得顾客的购物体验良好。
体验良好,才愿意多待一些时间,才愿意下次再来。
在一层楼的出口处,沈柏玉更是安排了四五个伶俐,能识字,会算账的伙计,进行货物的售卖记录,结算情况。
做账的也专门找了几个人,按照沈柏玉的要求,记录每分每秒,售卖出去的货物数量,价格等等。
统一格式,便于她日后查账。
整个店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开张之后,从早到晚,进店的人,络绎不绝。
不少人购买东西出门之后,口耳相传,把沈家百货说的神乎其神,犹如天堂一般。
更引发了不少人再次好奇围观。
周而复始,一整天下来,沈家百货的东西出售了许多。
很多人直到自己大包小包的出了店铺,都没搞明白。
我不过就是进来看看,怎么就买东西了呢?
至于大家购买的东西,从货架上消失之后,又被沈柏玉安排的小伙计们,快速补货。
保证货架上,一直都有货物售卖。
一整天下来,每层楼的小伙计,说的嘴巴都干了,跑的腿部酸软。
一层楼的结算处,伙计们更是收钱收到抽筋,写账本写到手软。
暮色渐起,铺子里的人潮才慢慢褪去。
原本想来给第一次做生意的沈柏玉捧场的沈家三兄弟,听到今天【沈家百货】的营业额之后,惊掉了下巴。
“什么?这一天,就收入了五百两?”
“确认所有货物,都是咱们沈家卖不出去的东西?”
“我的乖乖,这是怎么做到的啊,要没有这个优惠票,收入岂不是更要翻倍?”
“玉儿,哪些东西卖的好?哪些卖得不好?把你的经验说出来,让伯父学习学习?”
……
“爹,伯父,你们都说笑了,玉儿不过用了些小技巧,做了些陈设摆设之类的东西,比不得爹和两位伯父的经验丰富。
今天收获尚可,也是新店开业,大家好奇罢了。
还是要多看往后的经营呢。”
沈柏玉的谦虚,更是让沈长河骄傲,让沈长江和沈长海吃惊加羡慕。
“天不公平,凭什么大哥啥都有,还有个这么乖,这么聪慧的女儿。”
“好嫉妒啊,我要吃东西来发泄我的嫉妒。”
沈家两位伯父捶胸顿足,嫉妒不已。
沈长河则是在两位弟弟嫉妒的眼神中,笑开了花。
“早和你们说过,玉儿不是一般人。这孩子随我,身上流淌着,做生意的天赋。”
“大哥,你有个屁的天赋,还不是多认识了几个字,干脆让金儿,银儿都跟着玉儿这个做姐姐的学习学习,熏陶熏陶。”
“对啊,大哥,都是姓沈的,都是侄女,咱们家培养一个,也是培养。多培养几个,岂不是更好。”
……
沈柏玉对于沈家三兄弟的吃惊,丝毫不觉得惊讶。
她不过利用了现代社会,百货超市的一些方法。
在商业社会不太丰富的大夏朝,足够使用起来掀起一阵狂澜了。
其实里面的道理,也非常简单。任何东西,只要量大,看起来品种多,就能引起一部分人的购买意愿。
更不要说,沈柏玉这种连环扣一样的营销策略,就像沈长河说的一样。
小恩小惠,吸引人进门。
优惠券,引发人追求便宜的心理。
分门别类的各层楼,能精准锁定每个用户群体。
喜欢家常百货的,就会在一二三层晃悠。
喜欢精神追求,购买力稍稍强一些的,就会在四五层晃悠。
忙了一天,沈柏玉查完了今天的账本,看到沈长河,一脸开心的说道。
“爹爹,女儿做的还不错吧,我早就说过了,任何东西都有价值,只是看东西放在哪里卖,卖给什么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