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况真心希望阿弟们将来可以好好辅佐太子,但目前还有着额外的担心,不好让他们和年幼的谢容多加接触。
正事说完,谢冲以为谢宜瑶会像先前几次一样,稍坐一会就动身离开,因此并未主动挽留。
谁想,谢宜瑶此时才展现她此行的真正目的。
“四叔,舅父他在你府上做事,可犯什么错没有?”
谢冲听她提起袁睦,有些不乐,但嘴上还是说:“倒没有什么大的纰漏。”
“没有就好。父皇起初的意思,无非是给舅父个维持生活的来源,”谢宜瑶又开始胡诌,“在四叔府上做些杂事,总归是比其他的都自在些,难有个几天忙碌的。但我想若是舅父独身也就罢了,舅母和表妹平日在家中孤独,也不好找到王府上来,到底还是见的少,离的多。”
“阿瑶,你的意思是……”
“我想若是舅父乐意,四叔也同意,不如叫他到我公主第上来做事。我家里的那几个属官,早就忙不过来了,”谢宜瑶放低声音,“四叔你是知道的,那么多的田宅邸舍,几个人怎么打理得好呢。”
谢冲心下了然,谢宜瑶这两三年来私有的资产,虽不及他,但也很可观,这他是知道的。公主第上的属官不多,袁睦又是她舅父,侄女想借此讨个方便也很正常。
“这当然好了。但这主簿之职当初是阿兄的意思……”谢冲面露难色。
“只要四叔和舅父同意,以侄女我这张嘴皮子,还怕劝不下父皇吗?”谢宜瑶一幅心有成竹的样子,她确实早就准备好了搪塞谢况的说辞。
“哈哈,”谢冲坦然一笑,“不过四叔劝你一句,你这舅父,可不好使唤啊。”
“四叔何出此言哪?”
“他是个规矩的,不知变通,做事也不爽利。你要他管财务,恐怕要给自己添不愉快了。”
谢宜瑶作思考状,半晌,笑道:“这好办。我叫他们各尽其职便是,舅父是这样的性子,正好让他去管月钱、守库房,定不会叫别人鼠窃狗偷,岂不是很好?”
“这倒也好。”
谢冲点了点头。
能扯掉袁睦这个大麻烦,谢冲是再乐意不过了。这事既然是谢宜瑶主动提的,事若不成,她自会绞尽脑汁,阿兄那边也不需要自己去求。
只是谢冲多少也察觉到,谢宜瑶这时候和他来讨袁睦,多半和今日之事脱不了干系。既然袁睦和柳十四是在街上起的冲突,能传到她耳朵里也算正常,并没想到萧延传话的可能。
谢冲想,与其日后麻烦,不如当下坦诚相待,便将这件事和盘托出了。反正只要袁睦不在他眼前碍事了,他也犯不着为难人家。
“……便是如此了。”谢冲把今日袁睦是在哪儿遇到的柳十四,又是怎么就来了王府,以及先前各自都说了什么,有轻有重地和谢宜瑶说了一遍。
“竟有此事,”谢宜瑶装作惊讶的样子,“那个柳十四是什么来头?”
谢冲嘴上也不客气:“不过是个旁支,与柳融他们一辈,入不得你的眼。今日是因为他和义远交好,你舅父又是我府上的主簿,这事才闹到我面前来的,原本应该是不相干的。”
“这等小事,何必惊动四叔呢,丹阳尹竟然不管的么?”
谢冲扑哧一笑:“阿瑶不知,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并不归丹阳尹管,而是由建康令操办的。不过你说的对,确是有人失职了。”
谢宜瑶赧然:“我实在不太懂朝堂上这些事,四叔见笑了。”
谢冲听了,不觉有异。
在谢冲的概念里,谢宜瑶再怎么有野心,到底是个对朝野没什么见识的。普通百姓自己都不知道遇到事要找谁呢,她一个公主,有什么麻烦直接进宫找皇帝父亲告状便是,何必管这些郡尹县令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呢。
但他不知,谢宜瑶这话其实半真半假,她一时半会分不清几个官员实际上的职责是真,但要说她对朝堂之事一无所知,毫无见解,那就是假话了。
……
谢冲和谢宜瑶谈的愉快,袁睦对于住进公主第的提议也并无意见。于是谢宜瑶没过几天就又进了宫,在谢况面前好说歹说。
当年谢况草创未就时娶了袁盼,袁家也成了他不可忽视的助力。当时的袁家还很得势,袁盼母亲更是前朝公主,可惜后来袁父早亡,子嗣单薄,没能延续当年的辉煌。
有了这层缘故,谢况自然是要对袁家报恩的,又念在谢宜瑶最近乖巧且有孝心,这事终究是定下来了。
可惜官员制度是白纸黑字定好的,原先的家令家丞不走,袁睦名义上没法做公主第的属官,只能在朝中挂了个闲职,领固定的俸禄。但实际上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搬到了公主第角落里的院子里,分担一部分临淮公主家令的工作。
谢宜瑶怕袁睦多嘴,也没把那些私产的管理交给他,因此袁睦并不知道谢宜瑶在外头有几亩田,每年能进多少利。他还时不时向谢宜瑶抱怨,说谢冲在王府里头大量堆积财帛,在外大肆敛财,肯定别有所图。
谢宜瑶虽然心虚,却也跟着附和指责几句。
至于袁睦原先在江夏王府的职位,后来由萧延接替,那就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