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是安国的都城,热闹繁华,百姓安居乐业,达官贵人也是数不胜数。
安国的官员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小皇帝萧宴,另一派则是摄政王萧穹。
摄政王兼资文武,长相也是风流倜傥,明德帝很是看重他这个弟弟,死后自然放心将其最宠爱的儿子交给他。
摄政王此生仅有一正妃,镇军大将军之女秦晴,二人在边关戍边时相识。二人伉俪情深,婚后诞下一子,名为萧睿,世子与萧穹如出一辙,亦是文武双全,彬彬有礼。不过这世子很少露面,见过他真容的人少之又少,有传言说,世子醉心于江湖,云游四海去了。
李若水一个人坐在客栈的一角,小口吃茶,耳朵听着关于上京城里的八卦,思绪已飞得老远。
进城已有两日,顾长清一早离开去拜访朝中的人,如姨拉着韩峥出门,说是要买些东西,怕一个人拿不回来。季无常则躲在屋子里,毕竟他现在还是通缉要犯,整日遮掩出门并不方便,所以除了特殊的时候,门也是不出的。
路上的七日,他想了很多。
戚骥与闵朗一直有书信来往,此时的闵朗应当得知他们逃跑了的消息,也定会料到他们会来到上京城,如今他以李若水的身份来到这儿,应当可以亲自去闵朗的府上亲自拜见。
只是这花纹的事情,却是不知如何开口,才能不惹人怀疑。
听闻闵朗是小皇帝的亲信,那小皇帝......
愈想,愈是心惊胆战。
兄长李若卿是小皇帝的太师,他和闵朗同属小皇帝的亲信,这背后的人,是闵朗,还是小皇帝?
李若水只觉前途一片迷雾,波弄不清。
一抹水蓝色的身影出现在客栈门口,李若水抬头,顾长清的脸上堆满笑意朝他这边在走来,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下,衣摆间卷着独特的香薰。
“师兄,你回来了。”
小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顾长清笑容儒雅,侧着脸朝小二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过来,随后转过头来。
“嗯。”
李若水拿起一个扣在盘子里的茶杯翻转过来,添了杯冒着热气袅袅的茶,
“吃杯茶暖暖身子。”
顾长清端起茶杯一口吃光后放下,“来上京城已有两日,我见你一直待在这客栈,不知此行来上京城是为何?”
李若水又将他的茶杯填满,并没有回答问题,而笑着问道:“师兄呢?见到人了吗?”
顾长清右手的食指与拇指搭在茶杯上,这次没有端起来,指腹在上面摩挲,“见到了,我回来,便是拿包袱的。闵,”
他停顿一息,改口继续说:“丞相大人邀我去府上住上两日。”
李若水微微倾身,尾音拔高,“闵朗?”
“嗯。”顾长清淡然道:“怎么了?”
李若水垂下头,盯着木质的桌子,心口的位置频率加快。
他怎么就没有联想到,师兄此行可能要见的就是闵朗呢?不过,如今知晓也并不晚,拨不清的雾,闯进去又如何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涉入险境,总比止步不前的强。
“师弟?”
顾长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李若水抬头,眼神坚定,“师兄可否带上我?”
顾长清皱着眉,凝视他的脸,“你要这样去吗?”
李若水点头,“嗯。”
不知想到了什么,顾长清的两条眉峰拧成一条直线。过了片刻才松开,这次轮到他替李若水添茶。
“对了,今日去的时候,正巧赶上戚骥的信送到府上。”
听到戚骥的名字,李若水眸光一亮,“师兄可知信上写了什么?”
顾长清轻轻放下茶壶,看着他的眼睛讲述:“金路镇杀人案的凶手抓到了,说起来这事也怪不得戚骥,师弟你猜那凶手是为何人?”
“何人?”
“其实季无常抓到的那人确实是凶手。”
他的话明显没说完,李若水听得认真,并没有打断。
“但只是之一。”
“另一名凶手与其是兄弟,二人乃双胞胎,长相一模一样。”
“为何杀人?”李若水问。
顾长清叹了口气,“二人尚在襁褓时,父亲病死,日子虽拮据,但母亲将他们将养的很好,直到他们八岁的时候,母亲突然横死在街头。”
“这就是一切的源头。”
“金路镇的人做的?”
顾长清点头,“对。”
李若水不解,“冤有头债有主,他们杀掉该杀之人便可,其他人何其无辜。”
“他们杀的,都是当年亲眼目睹他们的母亲被活生生打死时附近的商贩。”
虽说见死不救确实算不上人道,可遇见危险人都会选择自保,谁对谁错,又哪能说得清呢。
若是那名母亲知道了兄弟俩做的事情,怕是死不瞑目。
作为一个母亲,最想要的,不过是孩子一切安好罢了。
李若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这件事算是结束了,无常的嫌疑解除,日后不必再躲在房间,出门也无需再藏着掖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