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九年,大魏的皇后仍然是冯氏,已故太师冯熙第三女。
只是废后一事,不必皇帝明说,已在权贵百官之间议论纷纷。
皇后赴平城奔丧的举动,在外人看来,愚不可及:她久居深宫,虽才德之名流传在外,但手中并无当年文明太后那般权势,想与年轻有为而又大权独握的皇帝抗衡,乃是以卵击石。
五月下旬,皇帝返回洛阳,不顾舟车劳顿,召集群臣商议国政,力推汉人教化,禁绝胡俗胡语。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又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洛阳,不得还葬平城。
国丈冯熙虽然薨逝于平城而非洛阳,但皇帝依旧下旨,命留守平城的鲜卑贵族协助将冯熙与其嫡妻博陵长公主迁葬至新京。
“协助迁葬”是皇帝给旧都贵族们最后的投诚机会。
而那些王公贵胄们不负皇帝的期待,果断抛弃了势单力薄的皇后。
甚至太子也放弃了皇后,选择回洛阳——尽管他不喜欢洛阳,也不喜欢父皇任何汉化的举措。
冯熙与博陵长公主的灵柩运至洛阳七里涧时,皇帝亲自服衰往迎,悲恸而拜。至下葬之日,御驾又送临墓所,亲作墓志铭。
因皇后居于平城,拒绝随父母灵柩返回洛阳,皇帝便顺水推舟,以皇后不孝为由废黜。
冯左昭仪恳求皇帝留三妹不死,令她削发出家,至妙法莲华寺为尼。皇帝允之。
“我要她体会我当年遭受的一切,不少一分一毫。”月华说:“若你不忍看她被折磨致死,派人去把高澈高太医找来,送去寺里。高太医医者仁心,会保她一条命的。”
皇帝面上露出犹豫不忍,但抬眼看见月华红着的眼圈,想起月华受过的那些苦,便答道:“好。”
至于太子,有月华在旁劝解,皇帝只当他年幼无知被皇后蛊惑蒙骗,没有与他计较,反而为他此行北上寻了一个借口:祭拜贞皇后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