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箱书回来的李延年,便趁着这几日日头还好,开始了理书、修书、晒书、写书、看书的日子。
“咱应该没亏。”其中有三本是真的孤本,其他的都是复本。
这些书虽说是复本,但也有前朝大家的印,是珍品。
总得来说,不亏,甚至是小赚。
带着赚钱钱的愉悦心情,王夏至开始了给书翻页晒太阳。
有些书写的真好,就如这本《万源记》讲的是古人破案一事,里面奇怪的案情看的人是一愣一愣的,惊呼还有这操作,完全想不到!
还有这本《忆兄录》里面的兄弟友情令人感动,犹如苏轼与苏辙。
这日,王夏至接着一边晒书,一边看书。
“日头下看书眼不晃吗。”李延年看到后又纠正王夏至的习惯。
“不会,”是人就有这个问题,但我现在是魂,完全没这方面的困扰。
“欸,欸,别拿我的书啊!”
正要阻拦时,忽见一人来了。
还是个穿着道服的年轻公子哥。
“这是主持师弟。”边上的李延年说道。
“原来是主持的师弟啊。”住持还在别的寺庙待过啊。
等等……不对啊!
是我太单纯,还是这个世界太复杂!
为啥身为和尚的主持,却有一个穿道服的师弟。
额~虽然主持是戴发修行,但师弟也不该是道教啊!
什么时候佛道一体了。
还有,这师弟为啥像是个出游的少年公子哥。
就在这两师兄弟见面交谈之时,王夏至飘到李延年身边,问道,“哪位师弟是哪家的,他那还收徒吗?”
其实本来是该问方丈的,但方丈早早就出门去地里挖红薯了,所以只能问李延年,也不知他知不知道。
“怎的,你想换个地方。”以前还说要留在这,一年都没到就改了主意。
“咳,没有,我就问问,问问。”只是好奇人家道观里的人是不是都长这样啊。
“要是都这样,你是不是想去。”
那是一定的,“咳,不会,”王夏至心虚一下,又道,“咦,我刚才看着的书呢?怎么不见了?”书晒的太多,一时找不到了。
“啊,原来在这里。”找到书后,王夏至接着问,“主持还在别的寺庙待过吗。”
“主持最初便是拜的五岳道教,后云游四方,寻佛求道,定居在此。”李延年说道。
“原来这样。”
正说着时四妞跑了回来,猛的见着李延年了,先悄悄的退了两步,然后行礼,最后才道,“好大,好大一瓜,拿篮子。”说完人就跑了。
自从那次受伤后,王夏至发现四妞好像很怕李延年,见着人就躲,实在躲不过,就会悄悄退几步,结结巴巴的说完话就跑。
“你有这么恐怖吗?”让人这么害怕。
“这恐怕你要问她了。”李延年说道。
“我要能问她,也就不问你了……”嘀咕完,就看到出来的四妞,书也不看了,跟了过去,“我也去瞧瞧……”
等半个小时王夏至来到田埂上时,这里已经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好家伙,怎么这么多人!”
“这些人是从哪冒出来的?”
平常的时候,这一片可是半个人影都看不见,犹如荒郊野岭一般,如今才出了个热闹,就冒出了一大堆的人,可见凑热闹是人的本性。
总结完毕,王夏至也立刻加入凑热闹的人群里去。
此时有手臂这长,大腿这么粗的红薯,被挖到了泥土上面,两三个人一边除着泥,一边用红布裹上,绳子绑好。
“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红薯。”人群里的人说道。
看热闹的人接了一嘴,“别说你是第一回,我也是第一回。”
一帮的王夏至也点点头,“我也是第一回。”
“定是陛下圣明,才感召天地圣佛,使得今年风调雨顺、万事太平、出现这祥瑞。”
话音刚落,好些人点头称对,都是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