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知道了。”李延年道,“我平日里留平安在屋守着,有事就摇铃。”
“嗯,”王夏至也道,“记得戴护膝、少喝酒……”
李延年也不闲,年前年后这段时间要回宫与娘娘、陛下合家团聚。
“行了,我回去了,下次见。”王夏至起身说道。
“好。”
王夏至回到老太太院中,在茶水间没瞧见人,进了外屋,便看到一帮子人。
晚间略得空的嬷嬷丫鬟们,聚在一起,裁金纸、红纸,捏线、剪线,剪福字、花窗、数铜钱,数金锞子,银锞子……
“我听鹦哥说,林姑娘睡前悄悄抹眼泪呢”婆子说道。
“虽说是外家,但小姑娘家家的天远地远的离家,自然会想家。”
“除了这个,还有”婆子小声的说道,“二爷摔玉……”
“可不是……”这一说众人了然,
“今年真真是好年,收成好,乌庄头拉的各色谷粮就有七八车,还有各种猪羊鸡鸭数上百只,干货上百斤,炭火上千斤……”
“可不是,今年能过个好年……”主子们要能过个舒坦的好年,下面的人也能过个好年。
夏至看着四妞在认真的抽线,也坐了下来,听着众人做事闲聊。
“去年东府新做的清笋肉丸好吃,也不知今年做不做了……”
“这玩意麻烦,也不知东府那边得不得空。”丫头又道,“听说小蓉大奶奶这几日略不爽快,也不知会不会按旧历过年。”
“奶奶这是怎么了?”另一个婆子说道,“不会是累着了吧……”
“大夫也看过了,说没什么,可是是累着了……”
王夏至在旁听着,想着两府今年过年估计和往年一样,年二十三做糖瓜开始,到大年三十祭祖,守岁、初一十五走亲戚,过元宵。
“咦,这赵家奶奶不是初四在西府吃了酒席吗,今天又来东府了。”大年初一开始走亲戚,串门。
四妞除了在家吃,有时还能跟在老太太后面,一起到别家串门,不过更多的是在府里。
这不,今天西府请客,早早的就在花园里摆了席面,还请了京里当红的庆德班,据说其中还有冷二郎过来客串。
“估计是我记错了?”他家的亲戚太多了,除了常来的,王夏至还有些面熟,其他的也不记得。
“来了,来了,二郎来了……”
一边的小丫鬟叫着,让王夏至回过神来,一看,果然是柳湘莲来了。
这位二郎长的可真俊,难得能年少成名,让众多人惦记……
很快,这年就在吃吃喝喝之中过了,一下子就过了正月,转过月后便听说近宫里正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的陪侍,好些官宦女子都参选,其中就有二太太的妹妹,薛姨妈的女儿参选。
“呜呜……”
“呜呜呜…………”
王夏至刚飘进修国公门口,却发现府内灯火通明,一阵阵的呜咽声。
“这是怎么了?”看方向是花园那边,
想着是花园那边,人却往东边李延年的院子飘去。
王夏至到了屋内没见着人,只看到平安守在屋外,便坐下等着。
大约两个时辰后,李延年回来了,明亮的屋子里开始忙碌起来,添炭、上香、换衣、喝安神汤又是好一会,直到人坐在炕上才安静下来。
“怎么了?”这时夏至才询问道。
李延年没回,而是问道,“来多久了?怎么不进屋,外面冷。”
“没多久”夏至接着问,“怎么了?”
“五妹妹走了……”
“谁?”王夏至瞬间想起那个与自己,不,是与丫头有几分相似小娃娃,“怎么会?”
“前几天还见着好好的。”自己前几天过来时,还看到过小娃娃放风筝呢
“你……看到五妹妹了吗……”
夏至摇了摇头,“可能,是我来晚了。”
“五妹妹爱玩,把丫鬟们都甩开了,结果失足落水了。”李延年打开盒子,看着盒子里一套的首饰,“还有十天就是她的生辰了,礼我还没送出去……”
夏至在一旁坐着陪着,看着蜡烛一点点消融,直到快到底了,才道,“很晚了。”
李延年看着眼前的人,说道,“今晚,留在这吧”
“好”
七岁的小娃娃还太小,小到连族谱还没上,人就没了……
葬礼也办的简朴,只是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日,三日后开丧送讣。
而来吊唁的也都是些亲朋好友。
王夏至跟着李延年送灵回来之后,说道,“太太在玉皇庙为五姐儿请了往生牌位,愿她来生平安喜乐,诸事顺遂。”
“你,与四妞相似吗”前世的她很熟悉,可今生的‘她’却没见过。
“不,”夏至似乎知道眼前的人想说什么,“人有相似,并不代表前世今生也相像。”
“她的来世应该更好。”
“那你呢”
“我?”说实话,自己也不知到为什么会来这儿,“或许有今生未完的债,”所以让我来到了这里。
还有,自己说不定哪日就没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以后?”李延年接着问。
“还完就该转世投胎了吧”说着,人笑了笑,“不过,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或许是十年,二十年………”
“说不准以后还要靠你咧”
李延年听了此话后,却认真的点点头,“好。”
王夏至一看李延年如此认真,笑了笑,“好,要有这天你可不要嫌麻烦。”
“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