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他过去猜疑的谋士,在生命最后一刻得知自己可能死于雍国细作之手后反成了他最后的希望。
他萧滐的儿子可以不是皇帝,甚至哪怕是萧氏一族就此被夺去皇权也可以,但大虞绝不能落入雍人之手,他萧滐绝不能成为那个亡国之君。
宋元落盯着那块玉玺,还未开口忽然听到了一阵哭声。
她愣了愣,快步回到屏风后。
不知何时醒来的慕糯之此刻正跪在萧滐的床边,拉着他的手无助哭着。
“夫君,夫君……”她一声声唤着,似是试图叫醒萧滐。
但宋元落听出来了,她的声音里没有一丝希望。
如今的慕糯之已经明白死亡是什么意思了。
咬唇深吸了一口气,宋元落终究还是停下了试图上前劝说慕糯之的脚步。
她从来不知道慕糯之对萧滐有这样深的感情,哪怕不是情爱,她想那也一定是十分重要与真挚的感情。
便让她好好道别吧。
宋元落最后望了眼萧滐那张惨白的脸,似乎还可以看见他死前的痛苦与留恋。
她沉默地离开了内屋,而外屋的地上,两个宰相依旧跪着。
宋元落虽然对外宣称要避世不出,可朝中之事她实际上每件都很清楚。
眼前的两位老臣确实称得上忠臣圣相。
宋元落扶起两位宰相,迎着他们期待的目光,却依旧还是有些残忍地说道:“抱歉,这圣旨和玉玺我不能接。”
“为何?”林海深颤抖着嘴唇,满篇的社稷黎民劝诫之言已经到了嘴边,却被熟知他的赵中耀拦了下来。
赵中耀看着宋元落,深深叹了口气,“大人真的一点都——”
“赵相爷,我已经不是大人了。元落如今只是皇后娘娘身边的贴身丫鬟,未来也只会是皇太后身边的丫鬟。”
“大人真的觉得陛下葬后,皇后娘娘可以安然做那个皇太后?”
宋元落皱眉看着赵中耀,又见他转身回暗格拿出了另外一道圣旨,“陛下还命我二人写了另外一道圣旨。”
宋元落接过圣旨,随即有些意外地挑起了眉。
圣旨的对象是谢窈,内容大致意思是谢窈其人,温婉恭良,朕甚喜爱。如今恐黄泉路上孤单,特封谢窈为皇贵妃,死后同穴而葬。
满宫妃嫔百人,他独选了谢窈一个陪葬。
“谢贵妃知道陛下薨后抗旨不遵,如今将太子囚在凝霞宫中。因御林军副使谢佔为其族人,如今谢佔带着一部分御林军逆反,正围在凝霞宫外。臣等不敢轻率御林军与其在宫内起冲突,遂在此处守着陛下等墨大人带宋大人回来。”赵中耀说道。
他说得好听,现实却远没那么美好。
萧滐只有萧景一个儿子,而谢窈又是他的生母,怎么可能甘心陪葬。想必她那中庸的父亲此时也已经听到了这个消息,一边是自己女儿外孙,一边是伤害过自己女儿害自己被贬谪的丫鬟,想必谢归此时已经在组织己方势力了。
但这些,宋元落都不关心。
“我知道萧滐让谢窈陪葬是为了替我清除最大的那个障碍,可谢窈不是个十足的蠢货,相反,她十分有眼力见,且忍辱负重的能力不必萧滐差。”
宋元落淡淡说道,她对皇帝的不敬自然让两位老相,尤其是林海深直接憋到脸红,可他们却十分默契地忍了下来没有发作。
那些迂腐的规矩在眼前之事上显得是那样无足轻重——哪怕在他们心中重比千金。
宋元落看着他们的反应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继续说:“萧景是谢窈的亲儿子,她比谁都希望他能坐稳帝位。能要想他能真正将这块玉玺握在手里,她同样明白萧景如今能依仗的不是他的外祖,而是两位大人。”
“先皇或许觉得元落比两位大人更能胜任辅佐之职,可元落相信,只要您二位齐心,大虞可稳。至于元落,我此生想守护的唯有一人。”宋元落望向屏风后面。
赵林二人终于沉默下来,或许是她的话说服了二人,也或许是他们此刻才理解到萧滐临终前带着遗憾的那个笑容。
“她很固执,劳烦二位费神了。”这是萧滐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你不在意大虞也不在意天下百姓,那御膳房的那个老厨师呢?”一片寂静中,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墨河忽然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