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童很想替自己求饶,可对上对方凌厉的目光却又不敢再开口,吓得低头往后退去,临走前只听见宋元落说:“他一个七尺男儿却能变出娘子模样,是他本领高超。”
……
东街确实很乱,宋元落一下马车就感觉到了。
街上窗边皆有各种目光朝她看来,让她如芒在背。便是她此刻穿着崇礼书院的司监红袍,她也感觉自己随时可能被暴起的狂徒扒个干净。
天子脚下竟还有这样的地方。
宋元落拔下自己头上的发簪,警惕地走向街边一个卖菜的老妪,“老人家,请问一下这里是否有个叫九尾的郎君?”
运气还算好,这老妪竟还真的认识九尾,指手画脚一通就将他的居处描述给了她听。
只可惜那居处十分偏僻。
宋元落深深吸了口气,迟疑着是不是要先回魏王府找些随从,结果再抬头却发现刚才那些目光都消失了。
她狐疑地四处扫视了一眼,几番犹豫终于还是鼓起勇气朝着那老妪说的方向走去。
之后的一路却十分顺畅,期间甚至还有好几个人看见她主动给她指方向的,好似她来找九尾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条东街。
很快她就走到了那老妪描述的地方,是处荒庙,庙上挂满了白幡。
宋元落皱眉打量着四周,迟疑着抬腿迈入屋子,却闻到一阵令人作呕的尸腐味。
“哎呀,是娘子~~”身后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宋元落转身便向九尾站在屋外捻指看着她,不施粉黛的干净脸庞比之前所见几面要好看多了,只是脸上挂着哀伤。
“九尾郎君。”宋元落走出屋子颔首简单行了个礼,“这是——”
“我义弟的娘亲前几日病死了,奈何我恰好把银子都花完了。这不,娘子的胭脂刚送来我就想着去卖几个铜板,不曾想才走出东街就听说有人找我。”
宋元落有些惊讶地转头看向屋内,果隐约见到地上的破席旁跪着两个小孩。
“何必如此麻烦,银子我这正好随身带了些,若不够——”
“够了,已足够了。”九尾接过银子叹了口气,“都是生前吃惯了苦的,若死了花太多银子,反倒是让他们在地府也不安生,这样正好,正好。”
话说完两个小孩已经跑了出来,满脸灰土,像在泥地里滚过一般。只是那两双眼睛却是异常清澈,此刻正好奇地看着宋元落。
宋元落的心不由一软,摸了摸他二人的头,又从袖中掏出一包酥糖。
石头和狗奴的眼睛顿时一亮,咽了口口水先看向了九尾。九尾微微愣了愣,随后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谢谢姑姑!”两个孩子立刻整齐地高喊一声,接过酥糖便欣喜地跑开了。
宋元落望着他们的背影,倒是疑惑地先问了一句,“屋内那位死者是他二人的娘亲?”
“是那个胖小子的,旁边那个小瘦子是个孤儿。”九尾打量着她的神色,“怎么了?”
“也没什么……就是,他们看起来好像并不伤心。”宋元落迟疑着说。
九尾再次吃了一惊,不动神色地藏下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小子们向来没心没肺,吃了这顿没下顿,也早接受这命了。”
宋元落看向九尾,又听他说,“不过也只有如此,才能在这世道活下去。”
她点了点头。
“今日娘子给了钱,说吧,想让某做些什么,某必不辱命。”
“我给的是那小胖子,不是你。”
“那小胖子他娘对我有救命之恩。”
“这样啊……”宋元落眨了眨眼,迟疑道:“若我让你做的事得离开这东街呢?”
“我看起来不能离开这里?”
“我这一路走来,街坊们对你的态度我能感受到,你应当帮了他们很多吧?”
“所以就要一辈子帮下去?”
“这——自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走吧,再晚些又该下雪了。”
“可——那两个孩子——”
“他们能自己活下去。”
宋元落迟疑着又向身后看了一眼,那两个孩子正躲在破窗后看向他们这里——准确来说,是看向九尾。
“你留在东街是因为死者?如今死者死了,你便要走了?”宋元落心中起了猜测,快步赶上后有些不确信地问。
结果没想到九尾却是应了下来。
“这——”会不会有些离谱。
她拧着眉,正如不能理解九尾偷了她的钱却还来换她钱包的举动一般,不过待她开口继续问之前,九尾却是已反问她了,“找我做什么?”
“哦,我在崇礼书院有些事要做,需要人在旁边帮着做些事。”
“没问题。”九尾答应得干脆果断。
宋元落的脚步再次一顿,这一次跟上却再没问什么,倒是专注地聊起了崇礼学院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是割舍还是前进,自然都有他自己的考量。宋元落无法干预,她也不是热衷于干预的性格。
只要他眼前对她有利用价值,那么便可做她的同路人,便能与她走上一段互助互惠的路。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