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七杀星 > 第279章 乱世再临(三)

第279章 乱世再临(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用神化或者妖魔化这个人。”

对此,高欢却是一如既往的不以为意。他将烟袋在烟灰缸上敲了敲,慢条斯理的:“沈夜北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就可以被打败。”

高欢比沈夜北年纪大些,为人也更“随和”稳重一点。这个国度的上层精英们好像人人都怕沈夜北,但他却不这么想。

沈夜北这个人,行事看似冷酷果决毫不容情,但一直都遵循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明显弊大于利的,不做。未经深思熟虑的冒险,不做。对未来长远规划没有好处的,不做。以及最重要的,突破底线良知的背信弃义之举,不做。

高欢并不认为沈夜北会放过像黎启仁这样的军阀。他只是好奇,沈夜北面对“内忧外患、南北夹击”这种局面会作何反应;无论那是何种反应,都一定会非常有趣。

——————————

事实证明:沈夜北的“反应”比他、或者说比任何人想象中的,来的都要更快。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人物”还在西北收拾烂摊子时,他本人居然诡异的出现在了东南。金明远、林啸武等一众墙头草根本来不及犹豫,腿肚子就先朝前了。

恐怖和威压,往往比怀柔与仁慈更为便利有效。

平心而论,沈夜北嫡系不多,亲和力基本为零。但奇怪的是,当人们谈起他和柳余缺这位革命领袖的人格魅力时,却总是觉得二者不相上下。柳余缺的人格魅力可以让广大公众心无芥蒂的团结在他周围,而沈夜北……

沈夜北的“人格魅力”,则是能让所有想要背刺他的人行动之前都得好好掂量掂量,是不是嫌自己命太长了。

沈夜北一到东南,第一件事就是视察各个军区。军阀们虽然实际上占山为王,名义上却仍受中央任命与辖制,措手不及之下部分胆子大的直接就开始集结兵马准备开干,胆子小的则毫不犹豫立刻倒戈,跪在地上殷勤开舔。

跟他们,沈夜北也没客气。对付最初几个出头鸟儿,平均只需两三天打死一只,以儆效尤;南方军阀大部分又各自为战,打起来并不费力。更何况,复兴党老家就在南方,革命党的坚决支持也让他这一系列行动如履平地……

这很奇怪。因为凭沈夜北一己之力想要对抗整个南方,理论上是不可能的,何况还是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将南方军阀们“扫荡推平”、以至他们死的死、降的降。可如果参照秦一统六国的历史再想想,就不难明白其中原因——

大一统的执念。

这个国度对于大一统的究极执念,哪怕是革命起家、受过良好现代教育的精英们,也无可避免。这一次,是沈夜北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黎启仁的军队夺路而逃时,高欢却并不急着跑路。他悠闲的躲在某个不起眼的阁楼里,左手边放着一盏香茗、右手则捏着一份报纸,甚至茶几上还放着至少五六份。

——无一例外,头版头条都是沈夜北的巨幅照片。

照片上,仍算年轻的混血男子身着深灰色西装,神色冷峻,手里拄着“文明棍”,仿佛国王握着权杖。高欢看着看着,居然笑出声来:“病成这样,居然还敢这么折腾?”

他太了解沈夜北了。此人不重名不重利,无欲无求,绝不会为了追求仪式感而花里胡哨。如今他既然如此花里胡哨的拄着手杖,答案只有一个:

沈夜北,已经虚弱到只能依靠手杖才能站立了。

他的脸在黑白照片上苍白得并不明显,但高欢的直觉告诉他,自己的判断绝不会错。

沈夜北有毒瘾这件事,知道的人其实不多。高欢知道这件事后还特地查了下以前中毒之人下场的资料,发现基本都活不过四十上下,而且越到末期毒发越频繁、对人体的摧残越彻底。这时就有个很有意思的悖论:继续服毒,可以短期内恢复健康和精力,代价则是毒发身亡的死线提前;拖延服毒,则会无法维持基本的健康或者精力……

显然,沈夜北选择了后者。

因为他想活得更久一点。

“你若死了,我会很寂寞的……”

高欢轻叹,又吐了口烟圈,喃喃自语。

——————————

沈夜北确实有些撑不住了。

南方的叛乱不是大问题,西北的乱局也正在解决之中。可他作为人类,一个被肉身状况限制、影响的人类,已经到了极限。

“先生,”从西洋留学回来的家庭医生告诉他说:“这种毒目前医学界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可以根除,但如果能坚持不再按时服药,或许能多……坚持几年。”

医生很谨慎的没有用“活”这个字眼,也没有明确说能多活几年。沈夜北不喜欢这种语焉不详的说法,于是很不客气的追问道:“几年?”

“如果,我是说如果。”医生抹了把汗,表情也有些沉重:“比如说,之前生存期最多十年,坚持改变之后,能到十五年。”

十五年,足够他做成想要做的事了。沈夜北很冷静的想着,然后很冷静的当天就开始不再按时服用瘾毒;这么做的代价是,他的体能迅速下降、人也很快就病殃殃到了只能依靠拄拐行走的地步。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

在南方,沈夜北的名声显然要好于在北方的时候,何况这回他还是来“统一”全国的。占了道德大义的沈夜北,明明不久前还在被举国口诛笔伐的骂“华奸”、“暴君”、“刽子手”,这回却被各大媒体渲染成了华族人新时代的救世主和领头人,连带着对他歌功颂德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无人注意到他黑夜掩盖下惨白如纸的脸色。人们能看到的,就只有黑夜都遮挡不住的、未来可能成为这个千年古国主宰者高大挺拔的身形,以及雕塑一般浓艳立体的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