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族起誓抵抗,是神族最后的底牌,这也是唯有神族才能求得的一种未知力量。
天地之间,已有千百年无人见过神明的踪迹,唯一还能证明神明存在于世的,便是神族的誓愿之力。
这也是为何千年过去,天下玄门依旧认同神族乃神之后裔的缘故。
誓愿带来的力量极强,韩渊当年在攻破天临城时经历过,绝大多数神族临死前都选择了祈愿抵挡,纵然最后还是败了,却也让他伤了一个月,一个月都动弹不得。
但誓愿不会维持很久,且一旦用了,便是必死的结果。
温季终于不甘地离开,用尽全速御剑离开。
看到这,韩渊忽然有些头疼,又想起一些事情。
那是二十多年前,彼时他十五岁,他追随楚先的第三年。
那时楚先起义不久,全部家当加起来也不过五百人,神族尚且强大,镇压起义军动辄万数人马,他们完全无力同神族抗衡,招兵买马也不实在,大多时候,他们都是被神族追得各处逃、各处躲。
但一直躲下去并非长久之计,于是,霍骁便有了一个想法。
他说,百姓苦战已久,神族昏庸无能,天下早该易主,这样的局势,并非只有中原人看得见,玄门百家必然都看得见。
只是玄门弟子信仰求仙问道、信仰天地神明,也足够相信拥有神明血脉的人间统治者神族。
所以出于古来惯例,在拯救天下苍生的问题上,玄门弟子大多选择加入神族,劝诫君王重振山河、重塑朝纲。
他们并不会想到还能开创一个新的国度,也很难意识到如今的神族已经不配为统治者。
若是他们有办法唤醒这些人,得到玄门相助,那推翻神族王权便势在必行。
韩渊反对此计,他认为这实在太难。
愿意入世的玄门弟子早早便已入朝为官,成了神族的附庸,而不愿入世的玄门弟子,无论他们怎么去求,也很难求动。
何况,那时的他们是被神族王朝大力追捕的邪恶势力,被打为搅乱天下的罪人!而玄门是认同神族的。
玄门与神族的关系虽表面互不干涉,可早有千年相交,在这千年的变化中,朝廷里、玄门中,有无数人互为师徒、师兄师弟、师叔师侄,更甚者还有夫妻、亲儿,关系盘根错节。
想要劝动他们加入起义军,便是叫他们弃仙道、弃信仰、弃师弃友,选择和自己的同门至亲兵戎相向。
这难于登天。
但那时韩渊尚不敢过分动用巫术,是以虽被霍骁将军举荐给了楚先,却不比与楚先一同起义的霍骁与萧胜得楚先重用信任,加之年龄尚小,他的反对并没有被采纳,相反,只把他当做小儿之言。
彼时的他们实在太艰难了,困于山中,进不得、退不得,穷途末路。
霍骁说,纵知下策,也不得不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