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闻君不识月 > 第22章 镜中花(十一)

第22章 镜中花(十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是真名无疑,在下受荣朝大将军所托,前来护送凌月姑娘前往月城。”李常卿闻言,眉眼间罕见地染上一抹浅淡笑意。

李常卿言及的月城正是黔朝国都,据说当年卿谣公主出生之夜,皓月当空,月华如练。因而黔宁王谕旨——王女诞育,普天同庆,更国都名为月城。至于其初始称谓,早已无人提及。

由此观之,黔宁王在位时,卿谣公主何其珍贵。倘若黔宁王尚在人世,得知他曾捧在心尖上宠爱的女儿竟沦落至如今这般境地,不知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滋味?

当日李常卿表明来意,凌月本已揆度对方所言之人正是江凌安,她心下愧疚与动容交织。此番听得李常卿直白言明,愧疚之意倏尔更甚,然又不免生出几分疑虑。

李乃黔朝国姓,李常卿或出身于黔朝某个显赫世家,因某一荣誉或拉拢之故,得天子赐予国姓。

因何如今身在荣朝境内,又与江凌安交好?再者,江凌安于何时托李常卿前来护佑?

然如今此番际遇,却不容她多思多虑,唯有先按下不表,遂问及李常卿后续打算,“李大哥,接下来我们如何行事?”

阿兰方才替李常卿包扎毕伤口,他扯过外袍遮住裸露的左肩,遂站起身来,“凌月姑娘不必忧心,依在下看来,今夜应不会再有人前来送命,先稍作歇息,明日一早乔装后再上路。”

果然如李常卿所言,几人一夜好眠,未复受惊扰。

次日辰时方至,凌月三人盥洗、装束妥当,行至客栈一楼。昨夜那几名刺客留下的血迹早已被客栈伙计清理干净,此刻正忙于打理散乱的桌椅。

马车缓缓启程,李常卿骑马随行在前。前路遥远而坎坷,偶有来历不明的刺客追踪出手,凌月三人这一路前往月城,实属不易。

马车抵达月城城门,已至九月初七,再过两日,便是重九。

黔朝有一习俗,重九又称祭祖节——乃游子风尘归至故土、全族祭奠先人的节日。

如今游子风尘仆仆归来,却不知族人还余几何。

暑吏们一手持簿,一手执笔,立于月城城门入口的两侧,逐次查验通关文牒。

李常卿将手中通关文牒递与一名暑吏,那暑吏接过去一瞧,遂抬眼朝李常卿看来——仔细打量这位作商人打扮的中年人,简单问询几个问题。

李常卿逐一答了,又道:“草民仅是一介商人,常岁行走于大黔与荣朝诸城,如今两国开战,唯有携妻女归于故土。”

那暑吏复又细致查验了紧随李常卿身后的凌月与阿兰二人,旋即在过所上批注,准许三人入城。

三人抵达李常卿的宅院时,已至黄昏时分,暮色渐浓,宅院四周分外幽静。

李常卿所居宅邸并非如凌月猜测的显赫世家那般崇阁巍峨,层楼高起。却是一处歇山顶的两进四合院,地处清幽之地,院内冷清异常,若非前方不远处迎上来一老者与一年轻小厮,凌月只当这处宅院无人起居。

李常卿吩咐那位迎上来的小厮前去准备晚膳,那老者则是李宅的管家,迎上前来禀告:“老爷,后院屋舍每隔两日便有人打理,随时可供留宿。”李常卿遂引着凌月二人穿过月亮门,行至内宅。

凌月跟在李常卿身后,方一踏入屋内,一阵刺痛于颅内与心口同时袭来,顿觉天旋地转。她倏尔遭受此番刺激,一时控制不及,一个踉跄往前扑去,直直撞上李常卿宽阔的后背。

紧随其后的阿兰惊呼一声,即刻上前扶稳凌月,李常卿倏地经受此番撞击,鲜少露出诧异,忙问:“凌月姑娘,这是怎么了?”遂又吩咐留在后院的管家,“阿文,快去请林大夫。”

然凌月双眸紧阖,早已人事不省,无力回应。阿兰早知她身中蛊毒一事,此时见她这般模样,了然凌月定是蛊毒发作。

待李常卿将凌月抱至床榻,阿兰方才斟酌着字词,同李常卿道:“李大哥,凌月素来有此恶疾,以往每隔一两月便会发作一次,前些时日经过诊治,病情逐渐好转。按理说应已痊愈,不知为何近日反而发作得愈发严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