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神女与青狮 > 第1章 前缘·悲逝

第1章 前缘·悲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年君臣,好不圣明,万世缭乱,终得太平。

卫旸心满意足,下令犒赏全军。

同时,他决定迎娶自己最心爱的女子。

卫旸勤于政事,大婚次日,仍旧不误早朝。

朝臣山呼万岁,恭贺卫旸之喜,贺他江山万里,贺他美眷相伴,贺他得享万年。

却有一个传信的小兵,一身风尘,狼狈地冲进富丽雄伟的皇宫大殿。

传信兵重重喘着气,跪在地上,甫一开口,便痛哭出声:“段郎君殁了——”

一片静寂里,满殿臣工顿时发出惊讶之声。

卫旸坐在高高的龙首金椅,默了半晌才接受自己猝失良臣的现实,于殿上恸哭失声,险些就要昏厥过去。

新卫五年,十月初六,青云道山石崩塌。段玉楼单骑归国,横死于此,尸骨遍寻无迹。

大好山河,如日初升,举目白丧。

--

负责编纂的司记仙官已是炉火纯青的笔底功夫,将字句变得精简干练,饶是如此,寥寥三十年总记,却仍旧粗粗写了四五十页。

紫毫自告奋勇去璇玑宫送文书。

主事仙官看他一眼,提醒道:“彤华主刚出关,你莫要在那边耽搁。”

紫毫称是。

他恹恹不乐地走在宫道上,想:段郎好端端的,怎么就殁了呢?

紫毫浑浑噩噩地走进璇玑宫的宫门,却被一道无形结界推出三尺。

他这才回过神来,抬头望向门上石兽,恭敬询问,方知今日是使君陵游下了严令。

紫毫往里瞧了一眼,虽是一贯的忙碌有序,却依稀看出三分紧张情势来。

紫毫未见到彤华,心中有些失望,又因段郎之死,十分悲恸。待使官取走文书,他便躲在内廷的假山石上躺下,不想回官署了。

这一躺直到天黑,才看见医老带着十二位当值医官满面疲色地归来。

紫毫从假山上跳下来,跑过去拦住医老,行了个礼,问彤华主如何了。

医老想起那倔强的神女,因身体脆弱不住呕血,神元几乎都聚不起来,却还叫主事仙官站在一旁,抱着那么厚的文书总记念给她听。

他能有什么办法?

横竖是先保住神元不消,赶紧送去本源灵脉固养才是。

他累得头都不想抬,瞥着紫毫道:“你问那么多做什么?”

医老乃是这内廷司中资历最老的仙官之一了。他年纪大了,修为平平,发须早白,若非是医术了得,经年累月,知道这定世洲太多的隐秘,也不至于能供职到如今。

他看着紫毫关切的样子,有心提点:“将你关心璇玑宫的心思放到记书上去,何至于天天叫人耳提面命?”

紫毫问不出什么,只得含糊地应了一声,闷闷回到殿内。

主事仙官上来就敲他一记:“今日大家忙成一团,你小子出去偷懒。”

紫毫揉一揉脑袋:“没有。”

他只是伤心。

主事仙官瞥他一眼,道:“等卷宗整理完了,你怎么闲着我都不管。”

紫毫心头涌起些烦躁道:“我听医老说,彤华主病得厉害,哪能将政务催得这样紧?”

主事仙官好笑地压低声音道:“你是第一天知道她吗?彤华主这一出关,人间就又要乱了。”

--

主事仙官说得没错。

这之后,人间果然就更乱了。

那新帝卫旸照着段玉楼生前给他留下的献计,巩固北境,先下南方。

可大业未成,他先遭瘴毒,一病不起,死在了归朝的路上。

卫旸薨得突然,身后只有一个不满一岁的襁褓幼儿,在一片混乱中被推上皇座。

满朝辅佐的大臣皆不比亡故的段玉楼,竟让大权落在了太后与太妃的手中。

再后来没多久,太后过世。幼帝失了生母教导,又不服老臣管教,暴戾恣睢、愚蠢无能;而太妃则心术不正,独揽大权。

庶母继子荒唐二十年,从朝堂之上混到床帏之内,将新生的卫朝搅得民不聊生,各地大军揭竿而起。

只恨这卫朝天下,先因段郎起,又因段郎殁。

多年好春秋,毁于一旦夕。

--

卫旸和段玉楼死后二十年,定世洲群玉山头的古钟应势而响。

内廷司的仙官抬头一望,只见高悬的观世镜里,气势汹汹的军队杀进了富丽的卫朝行宫。

少帝断头,太妃自焚。

斩杀了少帝的将军,原地飞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