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得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就要去会场了。”李想推开了浴室的门,水汽在灯光下徐徐升腾。他裹着浴袍,没戴眼镜,头上还盖了条浴巾。
两人虽已同住了三年,张涛却是第一次看见他穿成这幅样子,倍感稀奇:“李想,你现在看起来富得流油。”
“嗯?”他在床边坐下,开始擦拭自己的头发。
“白袍和白头巾都齐全了,有点像中东的石油土豪。”张涛一边躺在床上对他笑,一边揉了揉饭后圆滚滚的肚子。
李想略表遗憾地摇摇头:“当中东的石油土豪其实也没什么好的,不如做个家乡的普通小老百姓……”
张涛以为他要发表什么高见,耳朵都竖了起来。
“这样的话,每天都能吃上鲳鱼烧年糕。”昏暗光线之下,他本就温柔的笑意蒙上一缕朦胧柔软的纱。
张涛不敢笑得太放肆,因为他的胃直到现在还被晚饭桌上的那道鲳鱼烧年糕撑得发胀:“要怪就怪北京没几家正宗的台州菜,我都快半年没吃这个了。”
“金老师下了血本请客,满桌二十几道菜,你就只盯着这一道。”李想一向洞察力过人,对他更是格外关注。
“我妈是台州人,总在家做这道菜,我从小就爱吃。今晚我能插得上话的机会不多,这道菜端上来之后,我的嘴更没空说话了。”张涛又端起水杯喝了两口。那家餐厅的味道很好,但外食普遍存在多油多盐的缺陷,他晚上回来后一直都觉得口渴。李想担心他吃太多年糕后喝凉水会胃痛,还特地帮他烧了一壶热的。
饭桌上大多是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甚至还有两位正是来自沈元学院——未来空天领军计划和计算机拔尖计划的学生都将在此开展他们学习生活。这群内行人热情地向季氏父子展示了北航的学科实力,不仅详细区分并介绍了诸多院系专业,分析季帆更适合在航空和航天中的哪个领域发展,甚至还帮着他把北航几个专业组的填报顺序都给规划好了。而张涛和李想都是物理学院的学生,在今晚饭局上的主要功能是充当气氛组。
季父对信息类专业仍然抱有幻想,拉着两个学计算机的同学聊了半天。奈何对面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又是季帆的心之所向,他终究也只好默许了他的选择。这个总是放心不下儿子的父亲跟金老师挨坐着喝起酒来,忧思混着愁绪,化作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文斌,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金老师和他碰了一杯。
季父不语,只是沉默地将这杯十八年的陈酿一饮而尽。随后,他起身走向桌对面,同季帆未来的老师和学长们热络寒暄,推杯换盏,最后为他铺了一次路。
“……招生这几年,类似的事见了很多。”李想躺在黑暗里,和张涛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季先生一定做了不少功课,他不是那种完全不懂行的家长,对这两类专业的优劣之处都很了解,不鼓励季帆去读航类专业应该也是充分对比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果然是到了深夜,张涛发觉自己也难免多愁善感起来:“几年之后,季帆有可能后悔吗?做招生工作的时候,难免要说几句违心话……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学生们后悔了,他们会不会怨恨当时没说真话的我?”
李想翻了个身,面朝着张涛的方向:“你今天为什么会支持季帆选未来空天?只是因为他喜欢吗?”
明知故问。张涛才不相信李想会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却还是坦诚地回答道:“当然不仅仅是这样,除了他非常热爱航空航天之外,这个位次的学生本身也是我们应该极力争取的高分考生。也可以说,他的利益刚好和我们的利益一致。”
李想点了点头:“我和你想得几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