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如意探花娘 > 第172章 番外 若罗珲(一)

第172章 番外 若罗珲(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若罗珲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说过先祖吐谷浑的故事。

吐谷浑虽然是慕容汗的长子,但因为是侧室的儿子,不能继承家业,只得了千余部众。他的弟弟慕容若洛廆则成为了新一代的首领。

慕容氏占据的领地水草丰茂,部众们安居于此,繁衍生息。

随着人口增多,这片土地渐渐难以供养。他们都向自己的首领诉苦,想要将对方赶走。

兄弟俩很快就因为水土问题起了争端,慕容若洛廆责备哥哥,吐谷浑心中不忿,带着自己的部众西迁。

慕容若洛廆后悔不已,可是西行的兄长不会回头。思念中的慕容若洛廆只能将思念寄托在歌声中。

慕容鲜卑最有名的《阿干之歌》便由此而来。

讲到这里,夜色已浓。母亲的目光落到帐外空无一人的草地上,轻轻叹了一口气,吩咐大河放下帐帘。

大河却不肯动,道:“今天是满月,大汗说过,每一个满月他都会来陪夫人的。”

母亲素性温和,对待部众和仆役都十分宽容,何况是从小跟着她长大的大河,更是从无一句责骂。这时听到大河的话,她并不生气,只是道:“以后莫要再说此话了。”

大河终于听出母亲话语中的无奈与感伤。可是她还是不明白,“大汗是吐谷浑的英雄,难道会骗人?”

母亲终于变了脸色,轻声呵斥道:“大汗的事,也是你可以多嘴的?”

大河吃了一惊,满脸惶恐,丢开手中织到一半的毛毡,俯身跪地,连连叩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母亲似乎也被自己的斥责吓到了,怔怔地看着月光下的草原。若罗珲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能用手轻轻地拍拍母亲,就如同她从前做的那样。

一个苍老的声音解救了她们,“你把帘子放下来就是了。”却是阿嬷从帐子后转了出来。

大河如蒙大赦,起身放好帘子,低着头迅速离开了大帐。

母亲怅然地看着大河的背影,若罗珲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阿嬷可比他聪明多了。

她并不提及刚刚发生的事,手脚麻利地端了炭盆到母子身边,又捧了一瓯马奶给他喝了,便道:“二王子该安歇了,夫人给他唱《阿甘之歌》吧。”

若罗珲用期待的目光看母亲。原本望着火焰发呆的母亲回过神来,露出一个忧愁的笑容,终于慢慢唱了起来:

阿干西,我心悲,

阿干欲归马不归。

为我谓马何太苦?

歌声那样美,比春天飞来的莺鸟还要动听,难怪草原上的人都称母亲“区海仙鸾”。

可是若罗珲心里忽的升起一个疑问,既然慕容若洛廆这样思念兄长,当然为何要赶走吐谷浑呢?

不过大人们的事情总是很复杂。就像旁人的父亲都和妻儿同住,可是他的父亲却住在遥远的王帐。若罗珲想要见父亲,还需要派人传话给王帐。

十次中有三次,父亲会在第二天回来。

那时候阿嬷和大河都无比开心。她们准备出各色精美的茶点。这些昂贵的吃食都来自遥远的大魏,被阿嬷珍而重之地收藏在大帐的后面。

若罗珲需得格外乖巧,才能获得一块糕点。

可是这样香甜的食物留不住父亲,他总是来去匆匆,每每在这里停留两日,便很快离开。

渐渐地,父亲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帐中也见不到远方的糕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