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父亲的教训,王焕自然不敢多言,只诺诺应了,然后道:“实是有急事。”
王太师道:“我知道,你是担心柔莱和谢森两家结亲打乱我们的计划。”
原本王太师已经为孙辈规划好了前程。长子长孙王礼时自然要娶陆家大小姐陆修晴,这种婚事便是向世人展示王家的礼数。
昔年王太师父子得陆太傅相助,能够在燕国落脚。那么如今陆太傅往生,其子又昏庸不堪,眼看陆家两代之后,就要消亡。而王太师却愿意看在昔日的情分上,继续与陆家约以婚姻。
谁人听了此事,能不夸赞王太师高义呢?
次子王炎一儿一女。这两个孙辈的婚姻,王太师就打算得实惠了许多。
次孙王礼廉远没有王礼时的聪慧,王太师便准备让他与庄王长女成婚——就是曾经和玉启一同列为女帝后嗣备选者的玉朦。
至于唯一的孙女,王太师则想要用她来结一门武将的亲事,一弥补王家在燕国势力上的缺陷。只是合适的人家并不多,王太师一心想等庄王之时妥当之后,再细细寻觅合适的人选。反正这个孙女如今还在襁褓之中,婚事让并不着急。
如果谢森真的给儿子谢峰求娶齐国公长女丘敦怡然,并获得成功的话。那么,王家的计划就完全被打破了。
因为王太师之所以想要让王礼廉和玉朦成婚,就是为了在庄王一系夺得帝位之后,分享这份莫大的利益。
按照柔莱郡主的计划,庄王的两子一女中,长子已经被立为世子,以后便继承庄王的位子,再娶丘敦怡然。女儿玉朦嫁入王家,巩固对文官的控制。而最小的儿子玉肇则会被推举为女帝的继承人,他的婚事就需要获得女帝的允可了。
这几桩婚事,足以把庄王、柔莱郡主和王太师紧紧联系在一起。
而如今冒出个谢峰来,局面立刻发生了变化。
“父亲,郡主一直想要拉拢九边将领。虽然庄王世子妃的位置也很紧要,但如果能够与谢家结亲,柔莱郡主必会动心。”
“不错,燕国兵士百万,可是精锐之卒全在九边。如果能够获得这一股力量的支持,柔莱绝对不会舍不得一个王妃的位置。而且,她想要巩固与庄王的关系也不难,只要让她的长子丘敦宜丰与玉朦成亲即可。”王太师好整以暇地和儿子分析形势。
王焕擦了又擦的汗,重新滴了下来。他道:“正如父亲所说,我们家可就尴尬了。”
王太师不屑地摇摇头,道:“你真的相信谢森是被谢峰中毒一事吓怕了?”
王焕一怔,问道:“父亲的意思是?”
王太师悠然道:“谢森以为自己消息瞒得紧,却忘了你妹妹。”
提到王灿,王焕的脸上顿时露出一点点尴尬的神色来。之前王灿坚持要回秀水,王焕阻止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
“好了,收起你那个沮丧的样子来。”王太师道,“我也不知道为何,生的两个儿子居然不如女儿有魄力。”
次子王炎虽然算得上勤勉,但是资质实在太差,十四岁才学通《论语》,比起乃兄晚了三年,若是与侄子王礼时相比,更是查了六年之久。王太师懒得和朽木打交道,箍着他以恩荫的身份读完国子监,就把他丢到鸿胪寺去了。
至今,王炎都没有跨过五品的门槛,连朝会都没有资格参加。
而长子王焕在读书方面虽然比不上自己的儿子,但相较常人还是有几分灵气的,加上王太师自己学问精深,常常点拨。所以王焕的进学之路还算顺利,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三四年后便得到女帝的提拔,让他外出主持一地的乡试。
如今王焕已经是少府少卿。不到四十岁的小九卿,在哪朝哪代看来,也算得上人杰了。
可是王太师依旧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