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敦雨笑着摇摇头,道:“因为这事,朝中有些老臣觉得女帝太过感情用事了。”
“感情的事,怎么说得准呢?”陈舒青老神在在地道,她又好奇地问,“哪庄大人还骂过王太师?”
这真是一个猛人啊,只要他看不顺眼,管你太傅还是太师,都毫不留情地驳斥你。
这事谢峰倒是知道——无他,自从知道陆修晴要嫁入王家之后,他就花了一点心思去查王家,最初是怕表妹所托非人。
或许就是他这一点点善意感动了上苍,竟让他在查探期间发现了自己外祖父的死与王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自己的母亲后半生的命运也与之息息相关,这才有了谢峰离京,赶赴秀水一事。
此刻他就把自己查到的事情告诉陈舒青:“庄大人从始至终就瞧不上王太师。当年王太师一家北渡而来,深得我外祖父的器重,将他们父子推荐给先帝。庄大人却道王家世代蒙受南朝恩典,却因为门户私计而参与到‘睢王叛乱’中,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又说若是我朝容留此等佞臣,将来必招祸患。”
“庄大人很有远见啊。”经过米秀才被杀一案,陈舒青也多少了解了王家在先帝立储期间的所为,也知道如今柔莱郡主就是联合了王家要与女帝斗法。可见庄大人当年的担忧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现实。
“所以你看,这位庄大人对女帝并无一心,又是这么一个倔脾气。女帝自然会保他。我想,把他安置在国子监,也是为了防止被王家或者其他借机害他。”丘敦雨对女帝的想法倒是很理解。
“原来如此。”陈舒青若有所思。
谢峰见她终于明白了,以为已经打消了她的想法,道:“这样一位大人,我外祖父和王太师都要把他供起来,你就别去碰钉子了。”
他甚至想提议,陈舒青若是真的对帝都的书院感兴趣,完全可以去他之前就读的琼华书院。那里的环境与老师并不逊于国子监,主管的山长大人也很有眼力见,对来求学的人都很友善。
——当年谢峰那般顽劣,也不曾被琼华书院开除。
陈舒青摇摇头,道:“听你们这样说,我反而对这位庄大人更感兴趣了。”
两人绝倒,万万想不到自己一番苦口婆心,竟然让陈舒青更加坚定了前往国子监的信心。
不过好在陈舒青也不是头脑简单之人,她安慰两人道:“我又不是去国子监打擂台的,虚心向前辈求学,他总不能违抗女帝的旨意吧。”
“我看未必,”丘敦雨摇摇头,道,“有些老头子啊,固执得狠。”
“那若是他知道自己理亏,还会坚持己见?”陈舒青做出了一个假设。只是对面两人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好在他们的疑惑也没有延续很久,当天,他们就获得了答案。因为这位铁骨铮铮的庄大人,这次踢到了比他还要硬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