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日,镇上的铺子就开了,夏知秋特意寻赵大牛做了块匾,上面书:宫廷包子(总店)
夏知秋和顺子娘一人一身新衣服,站在门口招揽顾客,因着第一天开业,店内所有食物都打八折,熬的浓稠的粟米粥还免费喝,来往顾客真是络绎不绝!
叶落也带着风哥儿,捧着几篓新蒸好的包子,给镇上交情好的几位送了去。礼轻情意重,有时候交情就是在这些小事儿上慢慢累积起来的。
顺子娘与店里新请的四个帮工忙的脚不沾地,夏知秋也带着临时来帮忙的蕊姐儿、柠姐儿跟着忙活,到了下午一算账,共进账了二两五钱银子,
顺子娘顿时喜得不要不要的,尤其第二天一早听李寡妇说昨儿军屯那儿只卖了八百多文的情况下。
夏知秋这边…却并没有顺子娘那般兴奋,最近这又是开铺子又是买种子的,已经将她新攒的十几两花了个精光。好在铺子已经开起来,地里的三亩高粱,四亩小麦和三亩粟米也已经种下,以后就等着收成了。
“要是这地方能种稻子就好了。”
叶落一家子都出生在南方,吃惯了米饭,一旦摆脱了饥荒,便又忍不住怀念起顿顿吃米饭的日子来。
这话倒提醒了夏知秋,在后世东北三省可是大米的主产区,盘锦大米、五常大米,都是她以前最常买的大米品种,吃起来不知多香甜。
只是…按她所知历史,水稻最早开始在东北地区种植,还是清朝光绪年间,大批朝鲜难民迁居东北以后,这才开始在邻水的地方试着种起稻米,但产量一直极低,直到后来又引进了日本的稻种,产量才有所提高,东北种植水稻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不过那都是距此几百年以后的事情了,甚至未来会不会有清朝都未可知,毕竟她穿的这个架空世界…自宋以后,就不按原本的历史发展了。
不过,若是她能找到日本的稻种?种水稻这事儿…或许还真可以试试。
“先别想这个了,现在天也暖和了,你赶紧寻人将后院的猪圈、羊圈盖了吧,等过几日买两只羊,再买几头猪崽子和鸡鸭鹅养着,等过年的时候还能杀了吃肉。”
夏知秋甩甩头,决定先顾眼前。
“这事儿我已经跟大山哥说了,他说这一两日就过来给咱干,工钱也都是按最低的给咱算的。”
叶落得意的朝夏知秋挤挤眼,他就等着她问他这事儿呢。
张大山手底下有个盖房班子,专门给附近的人家盖房子,手艺虽算不得多精细,但胜在结实耐用。
“德性!”夏知秋轻嗤,觉得嘚瑟的叶落有些傻的傻气,不过倒也不招人烦。
“婶婶!赵爷爷家的大黄下小狗崽了!虎子哥说送我一只!”
风哥儿难得的不像个小大人,兴冲冲的跑进来,后面还跟着许久未见的春小胖以及赵虎子、黑蛋儿几个。
“是吗?那你问过赵爷爷了没?”
“问…问过了,赵爷爷说让虎子哥做主!”风哥儿笑的见牙不见眼。
赵虎子则一脸义气:“我和风哥儿可是好兄弟,他有什么好吃食都想着我,不过是想要只狗崽子,我还能不给?”
夏知秋…忍不住腹诽:或许给你那些好吃食,就是为了今日同你要小狗崽子做铺垫呢。风哥儿这小子可精着呢,很可能在想要养只狗崽儿时…就开始盘算了。
一旁的春小胖见了也忍不住心痒,忙也朝着赵虎子央求:“我也想要只小狗崽。”
赵虎子连搭理都不搭理他。
春小胖见了…立刻又开始耍起了混,指着风哥儿就大喊:“凭什么给他不给我!”
赵虎子才不吃他这套,抬手就将他推了个屁墩,“你算老几?我家的狗崽子我想给谁就给谁,凭什么给你!”
“对,就不给他,哈哈,气死他个霸道鬼。”柠姐儿也在一旁做着鬼脸起哄。
还是在炕上做活儿的慧姐儿看不下去,下来将哭的要断气的亲弟弟抱起来,给洗了把脸,又将人打发了回去。
谁知还没半刻钟呢,孙氏就拉着春小胖又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脸担忧的包姨娘,
“好啊,我儿受了欺负,你们当叔婶的不说护着些,还在一旁看笑话是吧?”
孙氏一进门就掐着腰朝着正要做饭的夏知秋…横眉竖眼道。
夏知秋……
“你厉害,觉着谁欺负你儿子你找谁去啊?跟我这儿犬吠个屁!”
边说边扬起手里的刷锅水就朝其头脸泼了过去:“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