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谢大人让你转交东西给我?”
孟韵看着孙妈再问了一遍。
见孙妈肯定地点点头,这才确定她没有听错。
孙妈颇神秘地说着:“可不是,谢楼知道这东西费时,早些天便知会过我。娘子这些日子没回铺子不知道,孙妈可是悄悄替您准备着呢。”
孟韵情不自禁弯了弯嘴角。
心里隐约有种预感,她好像猜到是什么东西,但又不敢确定。
心中既期待又忐忑,孟韵的手心稍攥紧,眉心微蹙。
她想笑又不敢继续笑,刻意压抑着内心的情绪,尽量面无表情地在原地等着孙妈。
话一说完,孙妈便喜笑颜开地转身去了里间,不多时,便捧着一个漆木描红的木盒出来。
青幺赶紧上前接过,和孙妈一起将它放在了孟韵面前。
孙妈道:“娘子打开瞧瞧?”
青幺兴奋道:“娘子快打开,快打开!不知谢大人给您准备了什么礼物,竟然这么神秘?”
孟韵淡笑着看了看一旁期待的两人,素手轻轻一拨,锁扣弹起,面前的木盒顿时一松。
她想着面前的箱子里应当是件衣裳。
果然——
两手摁住盒盖一开,入目的便是一件绛红色的婚服。金丝双层广陵大袖,满绣吉利的鸳鸯石榴和密密麻麻的八宝缠枝云纹,领口边缘处整齐缀着双排米粒大的珍珠。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她没想到,谢轻舟竟让人送来一件婚服。
孟韵呼吸慢了一刹,用手将衣裳轻轻拎起,面前立刻落下一条软烟罗纱苏绣的排玉腰带。
青幺上前接住,手中腰带沉甸甸又软滑的质感顿现,她不得不惊叹道:“谢大人真是有心!”
她们做衣裳生意的,半尺之内一眼便知布料的层次,甄别纹路花样,上手一摸便知价值几何。
眼前这件婚服,恐怕要上百貫才能绣得出眼前流光溢彩之效。
孟韵上手细细地看了看这件婚服,微蹙的眉宇,薄唇紧抿,一时神色不明。
孙妈见她脸上看不出喜色,忙问道:“娘子可是不喜欢?谢楼拿过来时特意嘱咐过我,让我比着娘子的身量改一改。他还转达了谢大人的话,这衣裳您要是不喜欢,他便让人再去赶制一件,一定要您看着满意为止。”
孟韵摇头笑了笑,将手里的衣裳小心翼翼放了回去,盖上了盖子,“孙妈,我并没有不喜欢这衣裳。只是觉得它太贵重了些。”
等穿在身上,她心里也会跟着变得沉甸甸的。
这份负担源于自己能感受到的谢轻舟的重视,更源于这东西的价值不菲。
他很重视这场婚事。
不单是因为郡主的缘故。
孟韵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拒绝的能力,若她说出来,谢轻舟肯定会反驳,“韵娘也是在为我办事”。
她已经能想到他说这话的神情和语气,根本容不得她推辞。
指尖抚过木盒上凹凸的纹路,孟韵情不自禁莞尔一笑,转身在一旁坐下。
孙妈上前一步道:“娘子此刻正好得闲,可要试一试这衣裳?”
孟韵摇了摇头,低下头去抿了一口茶。
青幺以为她要将这衣裳退了,双掌忙将盒子摁住,试探着说道:“娘子,这毕竟是谢大人的一番心意。再说了,成婚那日郡主也要来,您可不能——”
“不退。你放心吧,这婚服我很满意。”孟韵抬头打断青幺的话,笑道:“我的衣裳大半都是孙妈做的,她的手艺,我信得过。”
见孟韵明确表态,青幺眉头一松,孙妈也笑道:“娘子满意就好。”
**
祖孙二人在书房谈话过后,楚原便带着谢轻舟去参观了一下他给这小两口准备的婚居。
路上,楚原苦口婆心道:“你既然已经快要成婚了,之后便不能再像孤家寡人一样,老把自己塞在衙署。等你把新妇接过来,住进了这园子,也正好让容儿收收心,别老往外跑。”
听到外祖父话中的“孤家寡人”几字,谢轻舟下意识便想到了自己的长兄,与公主成婚几年,拢共没在长安住过三个月。
跟他比起来,自己也不算寡得太严重。
楚原见谢轻舟还有心思笑,不满地抽了抽嘴角,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你可别当我是在跟你玩笑。这次你能说动人家嫁给你,是你的本事。但你身为男人,平日还是要多顾着家里头。”
谢轻舟颔首,十分恭敬地行了一礼:“外祖父说的是,新妇过门,孙儿一定好好关心。”
其实这话他长兄更应该听听,否则就不会被公主大半夜关在屋外,连第二日要出门衣裳也不给他进去拿。
临了还是他和轻熙去和公主说情,人家才大发善心将衣裳扔到长兄怀里。
谢轻舟嘴角噙着笑,跟在楚原身边,大致参观了一下整座园子的布置。
假山流水、绕树花丛、芳庭长廊、松柏不谢,的确是个雅致的院落。
不多时,天上落起雨来。
明朗的天光被厚重的云层遮住,方才还明净的院落此时被雨水湿透,石桌上慢慢堆积一汪水洼。
祖孙二人站在廊下,背后还有仆人在管家是示意下,不断往屋里搬着家具物什。
楚原看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音穿透雨幕,浑厚有力:“如何,可还满意?”
谢轻舟顿首,“外祖父为临帆操心至此,孙儿感激不尽。”
楚原笑了笑,“好了,外祖父面前,别绕这些酸腐弯子。你和韵娘早日为家中添个重孙,才不枉外祖父操心一场。”
说完,楚原放声大笑,拍着谢轻舟硬邦邦的肩头,顺便用力捏了一把。
谢轻舟丝毫没有难为情,嘴角上扬,笑着应道:“孙儿明白。”
他和韵娘的孩儿,当是极为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