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临渊而危 > 第9章 君子帖

第9章 君子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乔长生是日月山庄的少公子,怀瑾握瑜,眼中总有淡淡的笑意,但此刻唇角却抿着,显得凛然。

“虽说原情定过,但谁也不知道当年孔思瑾到底在想什么。”

乔长生目光平静的注视着远处飘落的桐花。

“因为他死在了靺鞨撤兵的战场上。”

**

孔思瑾虽死在了混乱的战场上,却不足以阻拦战后的清算。

这时,郭郡写的一封帖子被一位义士带到儒宗。

原先战时匆忙,消息滞涩,大多数人只大约知道孔子昕与郭郡是守城的义士,他们具体做了什么事情却不大清楚。

那封由不知名义士带回的帖子被皇帝派来的钦差打开,最终昭告天下。

郭郡写的帖子已经残破了,因为是一口气写完的,写得也并不工整,曲笔兼用,到最后墨迹枯竭,如同断木。

开头写了靺鞨几日几时到了荥阳城外,何时开始攻城,孤城围逼,自己与丈夫如何与郡守一起守城,城中如何众志成城。

儒修挽弓填补死去守城士兵的位置,僧人开寺门接纳伤者,女子登城抱着从攻城梯上来的靺鞨士兵同归于尽,男子被靺鞨士兵割肉分食,死前仍怒目咒骂靺鞨。

……

似乎预料了城破身死的结局,郭郡涂抹良久,在破破烂烂的帖子后头,写下最后几句。

“诸君往来观者,应知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此番潜寐黄泉下,长就幽冥决绝。愿往泉台投旧主,旌旗十万斩靺鞨。

从今后,梦魂千里,长累诸乡。

郭郡,顿首。”

荥阳虽被屠城,这张溅着血迹,并无太多文采修饰的帖子却传了下来。

道德君子,振铄千古。

这场与靺鞨的战役后,打醒祯朝占据中原腹地,偏安一隅的美梦。

圣人已骑牛入山观,此地只有一位一位诸如孔子昕与郭郡这样的人屹立不倒,延续神州不灭,中原长存。

孔思瑾虽是死不足惜的叛徒,孔子昕与郭郡却是实实在在的一身傲骨宁死不屈的忠臣烈士。

两人若是不相干两个人都不要紧,可偏偏他们是兄弟,偏偏还都是孔圣的后人,偏偏都已亡故。

一时间,如何赏,如何罚成了朝廷头疼的事情。

最后是孔怀素主动请罪,说孔门沐孔圣恩泽,儒宗掌门为天下表率,朝乾夕惕为国效力是本分之事,然而家门不幸,出了献媚戎狄,寡义廉耻之辈,实在汗颜。

孔圣昔年说山川本无常主,以能者居之。如此,孔氏世代实在忝居掌门之位,愿从此让贤,归隐山林。

孔氏自称退位让贤,朝廷与儒宗却不好真的就让孔怀素一行人一走了之。

朝廷赞扬孔子昕与郭郡是志秉忠贞,器量纯全之纯臣,何必因为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自苦,最后是双方各退一步,划出三十二峰中的尚贤峰留给孔氏居住。

**

康衢烟月,飞花如雨。

乔长生衣上落了许多雪白的落花,他兜起来拢在一块,拂在石板地外头的泥土里。

乔长生问:“姑娘知道那封帖子后来被称作是什么么?”

魏危摇头。

二十年前她还没出生,自然不会知晓的。

乔长生叹息一声,遥望荥阳方向:“是‘君子帖’。”

魏危闻言凝神。

这和陆临渊那把剑的名字一模一样。

**

战后百废待兴,郭郡那封帖子却如春风过境,天下闻之,无不为之震动。

远在徐州的隐世铸剑师姜夫人闻此感慨良久,原本已宣布封炉不再铸剑的她再次开炉,花费七七四九天打造了这把长六寸的传世名剑,叫人一路南下,赠与儒宗。

孔氏当时已经退居尚贤峰,说受之有愧,辞之不受,这把剑就被存放在儒宗三叠峰,一直到现任儒宗掌门指定,传给了陆临渊,并命名为——君子帖。

所以儒宗山上有两件“君子帖”。

一件是郭郡当年所写的文稿,被朝廷送还给孔氏珍藏。

一件是姜夫人所赠绝世名剑,被徐潜山传给了陆临渊。

**

青山隐隐,山翠扑帘。

万物生机勃勃,只有齐物殿内寥寥寂静,压下所有春色。

“你没有带君子帖上来?”

仁义峰大殿内,一位中年男子跪在蒲团上,两鬓微染霜白,一双眼睛闭着,眼角已有了皱纹,声音深沉冷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